时间:2021-3-2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一句话,一个时代,一群裹挟着生命冲进疾风骤雨中的人。他们把青春洒在荒地上、田野里,如今回首,是无悔、自豪?还是迷茫、叹息?

——编者按

我把青春献给开荒

Q:您以前从事的是什么职业?

宋奶奶:我年进新疆塔里木盆地,那时相当苦的。我们从上海去到连队,到终点站要17天。那时候先乘火车到吐鲁番,下来之后坐汽车。汽车呢就是早晨开,下午开不成的,下午太阳直射。我和你说啊,吐鲁番那个地方,热的时候可以到四十多度,五十度都有可能。再加上它是荒无人烟的沙漠地带,所以我们就找一个地方住下,明天再开,车一共要开上五天四夜。从吐鲁番到阿克苏,再加上住和等的时间。你想嘛,到了阿克苏,停顿,再开到塔里木河边,再停住。去一趟河边,就是两天。他是木船,带不了多少人。一次人满了,就得又等下一班船。过了河之后嘛,到了连队,先去团部,又要开(车)两天。

Q:到塔里木的连队里面主要是从事什么工作呢?

宋奶奶:主要开荒。那时候荒无人烟,没有东西的啊。后来到了连队,农业十二团,之后再到二营五连。边上就是劳改犯,那时候这地方除了劳改犯没有其他人。再有就是大批的支边青年,一个连队接一个连队的成立。凡是农业司进去的,基本上就是60%-70%都是出身一般的,我们就属于这帮子人。周恩来不是说么,出身不能选择,道路可以选择,就差不多是这么一回事了。出身好的,他们可以升什么排级干部啊,可以当干部。来自工人阶级的,文化程度高一点的都可以当排长一级的干部。

新疆开荒历史照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鸟叫干到鬼叫

Q:您过去一天工作多久呢?

宋奶奶:我们那个时候真的是从鸟叫一直干到鬼叫,那真的是我要和你们说三火车都说不完。我们那个辛酸苦辣都寄托在54次列车上了,那些事真的你们是没听说过的。我们去的时候,上海那个条件再差,大米饭有得吃吧,菜有的吃吧。到了那边之后,首先一个,水没有。上海人没有水怎么搞?他们就挖了老大一个坑,把那个塔里木河里的水引过来。开始没有渠道引水,都是我们去挖的。那个水多脏啊,进新疆就是开发挖渠,修理水库嘛,上海支边青年那真的是苦的。

宋奶奶:年的7月13号就是发配我过去的日子,我们去的时候满怀着信心,到了之后整个人都傻眼啦,就感觉是坟地一样。踩在那个土堆上,左看右看,都看不见房子。那边人说:“你脚底下踩的,就是房子。”结果一看,那个是地窝子,就是一个深深的坑挖进去。里面两盏鬼灯,他的地面就像这个地面,挖的坑呢,就像这个篱笆一样不需要你再挖了。下面铺了一层麦草,用柳条编制的那个在上面。你把你的铺盖往上面一铺,就睡觉。你看看,地窝子。

宋奶奶:你们现在说起来,这个地窝子冬暖夏凉,但是一刮风,里面那个灰可以把你的床扫下来,可以扫一碗沙子。冬天,我们都穿着毛衣毛裤睡觉,鼻子嘴巴一呼吸,在被子上都要结霜了。前面烤着一堆火,屁股后面长冻疮。这都是我说的实话,没有说假话。我们冬天从11月份开始就开荒挖渠;夏天7月份、8月头,就是收棉花、除草。那个棉花地,已经开始收了。到了9月份之后呢,开始他们没有种水稻,以后才开始种水稻。那个水稻还是从上海运过去了稻谷,实验种水稻。种水稻也苦啊,人撩起裤腿就是往里面跳啊。

宋奶奶:女同志来好朋友(生理期)了也得下去干活,那时候没有什么请病假的。年,正好是冬天的时候,我到三营去开荒,得了那个大脖子病,在上海得大脖子是要传染是要发烧的,在那边不到40度不能让你请病假的。那个时候连长是人家大炮轰过来投降的,晚上和你训话的时候一只脚踩在凳子上就这么说。反正每天晚上不管有病没病都得集合,不管有话没话都要说上几句话,唉,要折腾。

宋奶奶:我们那时候是早上天不亮就起床,开始没有文化大革命还好,早操跑步。以后就是在羊圈、牛棚里面挑肥料过去。早上一担肥料,中午要带草回来喂牛啊喂羊啊。“上班一担肥,下班一担草。”这就是我们的顺口溜。那么中午的时候呢,新疆有种叫做沙枣树的东西,一棵树上面的沙枣是密密麻麻的,多到可以把那个树压弯的。我们就开始打沙枣,拿自己的脸盆,拿棍子打下来。每个人发一个袋子,就装沙枣,中午带回去过秤。打好沙枣,洗把脸,又开始到农田去干活了。收苞谷就收苞谷,收棉花就收棉花。基本到11月份的时候呢,把头一次的棉花收完之后呢就开始挖渠。长绒棉的须特别长,质量特别好,这个棉花是出口的,后来就是给妇女班,就是结过婚的那些。反正我们上海支边青年都是单身汉,都要出去挖渠。早晨摘棉花是有定额的咧,一天50公斤。

Q:棉花50公斤很重啊!

宋奶奶:棉花诶,50公斤相当重了。我们都是趁早上月亮还挂在上面,还有露水的时候开始干,开始露水后面是霜,这时候有露水棉花重嘛,就开始抢着摘。前十名,给你一点瓜子,带大红花。后十名,他给你背乌龟咧。你情愿吗?不情愿的,就拼命的干。你说我们那地方,没什么东西吃,就开始种点东西。开始劳改队里面支援点东西,后来就自己种,种点什么西红柿、黄瓜之类的。夏天还好,蔬菜多一点。冬天的话就只有大白菜、萝卜、莲花白,就只有这三种菜。油,也是没有的。一个月克油,就是2两油。那个油不像上海一样是清清的,那个油像沥青一样,黑黑的。

Q:那是用什么榨出来的油?

宋奶奶:可能是棉花籽。那时候一天三顿,病号吃点糊糊,不是病号,吃个馍馍。我当时年去新疆,到了97年才回来啊,整整32年。

上海知青广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穿越南北的爱情和友情

宋奶奶:我们当时上海支边青年不是都想离开塔里木吗?上海支边青年之间谈恋爱,他们会用这么粗的绳子去捆你、抓你。有的人没办法,就到河道边的那个麦草堆里躲着谈恋爱,多可怜啊。但是这个也很正常,我们去的时候也有很多高中生,有年纪大的。我当时18岁,去的时候那些高中毕业的有20多岁了。当时有支边一两年之后谈恋爱的,那边就不允许。一定要上海女的支边青年,嫁给他们那边的人。

宋奶奶:但是我们会愿意嫁吗?上海支边青年至少也有个九年的文化水平,读了十来年的书,最多有的读到大专,出身不好读不了了。那时候到了新疆,女的就不让你嫁,除非嫁给这些人。上海人之间谈恋爱,他就要抓你,上海支边青年只好偷偷谈恋爱,像我们这些人呢,不想在那边找,就不允许。

Q:您和爷爷是怎么认识的呢?

宋奶奶:他当时是在北疆,我在塔里木,他最早的地方在石河子,北疆算是好的地方了。北疆因为交通方便,交通方便就发达了啊。所以现在的年轻人不要一时冲动,你到任何一个地方去首先要交通方便,之后才可能发展城市。他那边是铁路,这边是公路。我们去的时候公路都没有完全开好啊,汽车开过去都是一层沙子。你想乌鲁木齐为啥发展快啊,铁路方便,上海能够直达乌鲁木齐。

宋奶奶:新疆人可崇拜上海了,只要是说上海话,他就很买你这个账。其他外地人说方言,就会被他们嘲笑。为什么呢?因为他这个用的穿的东西,全部都是上海生产的。我在乌鲁木齐干活,在商店里,他一听我们在说上海话就可亲热了。他们买东西哦,什么东西都要上海的,不要北京的。北京运过去的,吃的穿的用的,都没用上海的好。光看包装,上海的就贵。所以他们对上海人就很买账,新疆人受我们上海的影响相当大的。

Q:那您后来到石河子生活比南疆要好一些?

宋奶奶:石河子嘛,相对好一点,但不是特别好,后来我和我老头72年结的婚。最好一次机会就是修北疆铁路,后来修南疆铁路。他到那个铁路上去当采购员,我就到砖瓦厂。我也损失很大。那时候我生了一男一女,一个人带着孩子,一个人干活。后来那个女孩就过世了,出麻疹死了,真的,人生路上有得必有失的。但是这里再苦总是能吃饱饭的,比南疆那个面朝黄土背朝天要好得多。

宋奶奶:后来不就是上铁路嘛,那时候我在煤矿,后来调到那个供应站里面,当时缺很多转运人员,我就过去看库房。后来里面那个就和我搭话,问我想不想离开,我说想啊,我想当营员啊。那时候我在兵团总是想离开去地方上,当时就拉拉关系,把我调到了乌鲁木齐的53商场当营员。对我个人来说,一步步走到那边,从65年到85年,算是安定下来了。到了乌鲁木齐之后就想,干到退休吧,谁知道突然有个政策说可以回来了,回来对于每个上海人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啊,谁不想回来呢?

Q:是在哪一年回来的?

宋奶奶:97年。我到乌鲁木齐正好是在80年,之前不是正式户口,是修铁路的集体户口,到了商场工作之后呢,户口就正式过去了。到那边工作的时候刚开始是借的房子,也很辛苦。在乌鲁木齐那段时间,不管怎么说,在那边是完全和农场无法相提并论的,总是好的不得了,好几个飞跃咧。

Q:那您还有什么来往的朋友吗?

宋奶奶:我进新疆的那几个朋友,从上火车开始,一直到塔里木,再到离开,一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一起。每年都聚会,一直都联系。而且我们每年都轮流组织,比如说你是3月份,他是5月份,他是9月份,我们夏天一般不聚会,因为太热了,50周年我们还聚会在一起。我在乌鲁木齐认识的那个商场里面的人现在也经常联系,他们来上海旅游,我们也会带的。像我们这个年代的人,还相对比较真诚。一个火车6个位置,我们几个朋友都是到现在一直来往,还联系的。还有从小学、中学我们一直住在周围的这些朋友也经常来往。好多人不都是回上海来的嘛。

项目总主持:朱伟珏教授

采访:曾牧之

整理编辑:郝孟琪

征稿启事

“叙忆上海”致力于采用口述史的方式收集上海故事,倾听老人们叙述自己的生命历程,回忆里弄街区的社会变化,记录上海的城市记忆。

夏,“同济社会学系南昌路街区口述史调研”项目的调研工作已全部结束,文献资料将整理后陆续于本平台发布。同时,叙忆上海也诚邀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稿,论文、随笔等文体不限,内容可包括上海街区故事、老城遗产、社会变化、人物事迹等,本平台会择优刊登。我们以学术研究为本,希望可以和更多有识之士一起抢救、保护和挖掘上海街区的历史记忆。

来稿请发送至邮箱:

xysh_tjs

.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