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主办 年第52期(总第期) 窗前的沙枣树文/潘蒙忠我最钟爱的是住宅楼窗前的那株沙枣树。 喀什日报社院内原先有许多树,高大的榆树,挺拔的白杨,婀娜的柳树,还有葡萄、桑树、杏树、石榴、桃树。一到夏天,绿荫葱郁,枝叶曼舞,花园似的美丽。后来,一幢幢高楼挤走了一片片绿地,许多树也不见了踪影,让我略感欣慰的是那株长了50年的沙枣树依然生机勃勃,枝繁叶茂,离我家的窗户只有十米的距离,站在窗前,那蓬勃的枝条仿佛就能被我抚摸到,每天早起或是下班,都要站在窗前看它几眼,心里便多了份浓浓的爱意。 沙枣树,新疆人都很喜欢,只是内地人不很熟悉。它耐干旱,战风沙,斗严寒,一副倔强的脾气,像极了西北汉子刚烈的秉性,当地的维吾尔族人尤其喜欢它。以前农村没有自来水,老乡挖一个大土坑,积蓄些雨水、雪水或是渠水,当作井用,被称作“涝坝”,四周种的就是密密的沙枣树。青沙枣皮薄脆嫰,甜香可口;熟沙枣绵绵的,甜中带点涩味,是开胃止泻的良药。 原先喀什市内有不少沙枣树,可现在很少见了,偶尔见到一两株,也是断枝残叶,伤痕累累的样子。 窗前的这株沙枣树,差点因修路盖楼被砍掉。当时它长得半死不活的,旁边有个馕坑,成天烟熏火燎,半边的树皮都被烤成了焦黑色,规划中的水泥大道又正好要从它的根部穿过,于是许多人主张把它砍掉,但我坚决不同意,最后,把路往南移了点,总算保住了它。 沙枣树的外貌,在长叶、开花前并不漂亮,棕褐色的树皮,开裂着,树干匍匐着,像累弯了腰的老人,光秃秃的枝条下垂着,无精打采的模样。可是,春天来了,它就成了十七八的大姑娘,嫩嫩的叶子仿佛是裹着的绿裙。等到五月,无数细小的米粒似的金黄色的花朵缀满了枝头,那股浓郁的香味,就连洛阳牡丹也要逊色三分。等到花儿落尽,无数青青的沙枣就长了出来。 窗前的这株沙枣树,直径已有一米,高约十八米,挂上了喀什市名树古木的牌子。每到开花期,从上到下都是叶儿,正面看是淡淡的绿,背面瞧成了银白色,金灿灿的碎花一簇簇、一团团地点缀着,配上古铜色的枝条和躯干,便有了钢身、铜枝、银叶、金花的风韵。沙枣花的香味,任你用最好的词汇也难以描绘,几十米开外就能闻到,蜜蜂嗡嗡地嚷着,蝴蝶在绿叶间翻飞,一群小鸟站在最高的枝头亮着嗓子叽叽喳喳地唱歌,阳光又是十分的明媚,湛蓝的天空还飘着几朵棉花糖似的云儿,这大自然的美景就像醇酒似的让人醉晕了去。 五月,我家的窗户总是舍不得关,空气是清新的流畅,大都是为了充盈那浓浓的花香。不要说清晨,一缕霞光照在那沾满露珠的金黄上,即使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躺在床上,呼吸的也尽是阵阵的花香,一个个沙枣花的故事便与美梦一起在头脑中飞翔。 据说,乾隆皇帝有天晚上梦见在遥远的西域的小村庄里,有个美丽的少女一手拿着小土陶,一手举着沙枣花正向自己微笑。梦醒后,乾隆即派大臣寻找。大臣带着官兵走了很远很远的路,果真见到一个村庄,四周绿树环抱,流水潺潺。乡亲们见大队人马来到,纷纷出屋相迎。此时,大臣突然见一女子倚在土围墙上,左手抱着一个精致的小土罐,右手举着一枝沙枣花,小女子十六七岁,樱桃小嘴,柳眉弯弯,双目眀澈,脸庞白皙细嫩,两个小酒窝里盛满了青春的妩媚。大臣细细端详,竟与帝王梦中景象一模一样,便喜滋滋将小女子带到宫中,成了乾隆的爱妃,这就是不施粉黛周身也会散发出暗香的香妃。动人的传说,甜美的姻缘,更使沙枣花多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现实中也有美好的回忆。我在喀什认识一位从口内来的朋友,深秋我们相约去香妃墓游玩,归来时,见路旁的沙枣树上还残留着一些金色的小果果,却又够不着,我便把他抱起来,朋友边摘边吃,居然忘了我在下面费力地托着,累得我差点倒了下来。后来,朋友去济南,见一旅游点长有沙枣树,便在电话里回忆起了与我在一起采摘沙枣的快乐情景,话没说完,鼻子已是酸酸的了。 记得刚到新疆石河子上大学,欢迎晚会上,学校歌舞团表演的第一个节目就是《送你一束沙枣花》:坐上大卡车,带着大红花,远方的亲人,塔里木来安家。来吧,来吧,年轻的朋友,亲爱的同志们,我们热情地欢迎你,送给你一束沙枣花。从那时起,沙枣花就留在了我心里。 住宅楼后面还有一株高大的桑树,树径有三米多,需几人合抱。每年春天,桑叶绽开时,就有两只野斑鸠在树上做窝孵蛋。那母的一连二十来天在窝里趴着,一动不动,十分尽心尽责;那公的就四处觅食,叼来虫子喂母鸟。晚上,公斑鸠就栖息在我窗前的沙枣树上。天一亮,只要母鸟“咕咕咕”地叫几声,公鸟就“扑愣楞”飞到母鸟身旁,爱抚一阵,便觅食去了。 已是五月上旬了,窗前的沙枣树一身银绿,鼓起了无数的花苞,一场夜雨飘落后,金灿灿的花儿就挂满了枝头,把那缕缕浓香飘洒在空气里,灌满我家的每一个角落。我想,倘若满城是这样的树,满城是这样的香,也许连梦都会是甜的了…… 作者简介: 潘蒙忠,年10月出生于上海浦东,曾任新疆喀什日报社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正处级副总编辑。现为喀什地区广电局新闻中心编审,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新疆喀什地区作协顾问。酷爱散文写作,不少作品曾在《华夏散文》、《新疆日报》、《喀什噶尔文艺》、《叶尔羌报》、《喀什广播电视报》上发表。其散文《喀什噶尔,飘香的城》曾获年中国散文华表奖,并入选《中华散文精粹》。《石榴花盛开的地方》等代表作被收录于《新疆喀什当代散文精品选》,另有不少散文入选赵力先生主编的大型作品集。长篇人物通讯《无悔人生》曾在人民日报头版刊发。 本平台合作伙伴: 本期编辑:裴海霞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