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6.html

“三月三”踏歌来

-ThethirdofMarch-

“壮族三月三”(农历三月三日)是广西壮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习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广西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等世居民族重要的传统习惯节日,成为广西各民族“大聚会、大联欢、大团结、大发展”的盛会。

为了让小朋友们对民族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激发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兴趣,体验节日的欢乐,感受壮乡的民俗风情,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萌发热爱家乡、热爱名族、热爱生活的情感,我园定于年4月12日,13日在园内举行“我爱家乡、我爱壮乡”三月三名族风情文化活动。

活动安排

4月12日、13日,幼儿园内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1、老师带领孩子亲自动手染色糯米;观察糯米变色。2、全园师生们身着节日盛装,组织孩子们跳竹竿舞。3、孩子们的对歌活动,载歌载舞,亲身感受“三月三”的快乐。4、开展主题教学,让孩子们了解三月三的历史文化,传承名族文化。活动地点:哈博富源幼儿园

需要家长参与活动内容

1、4月12日、13日7:50——8:30早上来园家长牵孩子一起跳竹竿舞入园。2、4月13日下午17:00——17:30接孩子时,家长要与老师、孩子们对山歌;才能接宝贝回家。

温馨提示

1、请家长们提前做好停车工作;2、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感受壮族的文化,请家长们积极参与配合。

关于三月三的民俗文化

赶歌圩

据记载,歌圩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已有壮族“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墟”。

壮族“三月三”的歌圩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

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

抛绣球

壮族姑娘手中的绣球,由十二个花瓣连接成一个球型,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有流苏和其他装饰的小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打铜鼓

铜鼓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不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也曾是传递战争信号、陪葬和祭祖驱邪的器物使用。

壮族每逢婚丧嫁娶、乔迁新居和盛大节日,都有打铜鼓、唱山歌的习惯,铜鼓文化已经成为壮族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作五色糯米饭

为了祭祀歌仙刘三姐,每到“三月三”前几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五色糯米饭。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栀子,用这些植物的汁来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

打扁担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抢花炮

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在农历三月三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