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我们从亲戚家走来,带来亲切的微笑,情感的芬芳;我们从亲戚家走来,带来融洽的清香……”

由昌吉州文联和州“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昌吉州作家协会、回族文学杂志社承办的的“亲——民族团结一家亲”诵读会,在两位主持人诗意盎然的开场白中如约开始。

由回族文学副主编刘河山创作、沙凡珏诵读的散文诗《亲》,通过一首名为《走亲戚》的小诗,再现浓缩的民族深情。这是新疆各族人民世世代代互相离不开的真实写照。

年4月30日,著名诗人周涛在《昌吉报》发表了三首小诗,其中一首名为《走亲戚》的小诗被当年这位文学青年看到,深受震撼:

“一个村落和一个村落远吗?

——喝同一条河的水就不远

叫做亲戚的人和别的人不一样吗?

——有同一种血缘的就相亲

那好,见到枣儿汗大娘的时候

问她记不记得一个胖胖的画家?”

多年后,他有感而发,写下一咏三叹的散文诗——《亲》:

“我们本来就一直亲着。

我们本来就在一条河亲着。

我们本来就在一条血脉中亲着……”

新疆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生活着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47个民族,关于民族团结的故事数不胜数,每天都在上演着。在昌吉就有民族团结的三位楷模代表,为此,州文联特意约请了新疆诗人赵青阳创作了诗歌《昌吉三棵金色的树》:

“我亲爱的巴哈依古丽,我从吉木萨尔走过,看到你陪着年迈的爹娘,像一棵年轻的树紧紧守护着年迈的树,像一双年轻的手臂紧紧环抱着衰老的臂膀……”芦苇的声音温婉慈和,像穿过胡杨树的轻风,诉说着巴哈依古丽的感人事迹。

张华诵读的《沙尼汗,沙枣花般的清甜》,观众随着那亮丽清奇的声音,在时而欢快,时而拙朴的舞姿中,沙尼汗传播人间大爱的形象,跃然眼前。

闫岚诵读的《王桂珍,桂花香吹满城开》,爱意随着她的声音在现场氤氲开来。“她是无数开花的树木中最普通的一棵,她是无数装点大地的树木中最浓郁的一株,作为树,它不择贫困扎下根去,作为花,它不惧困苦仰天怒放……”

“年,努尔古丽·胡散突患脑瘤……得知弟妹经常失眠,每天吃一大堆药,腿脚浮肿,不能多走路,而我的兄弟饲养牛羊,家里离不开人,最主要是生活拮据,病只能一直拖着。我为此担心,回来就找一起援疆的医生白云凤和付海燕去给她看病……”这是援疆干部王龙江的结亲日记。

在昌吉州,5万余名结亲干部与农牧民16万各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他们从一个家到另一个家,拉家常、听心声、解困难……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路上,他们走着,爱着,做着……有些人还将这一路上收获的点滴感动,记在了自己的日记中。受援于昌吉州煤炭局山西离柳焦煤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的王龙江,即将退休,却继续留任,他的故事令观众们陷入了良久的感动。

第四篇章——真情,是动人心怀的书信告白。这是“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荡起的心灵的感应,情感的回应,这分明是爱的回声,情的涟漪。三封信表达的共同心声,就是——让爱永远延续下去。感谢“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让我们走近了。

州文联干部的结亲对象被邀请来观看诵读会,他们同自己的亲戚们握手攀谈。“你们好呢吗?”“好呢好呢……”他们亲密地寒暄,说着各自的近况和对彼此的牵挂。

“我的亲戚嘛,打电话问我想不想来看演出,我就说想来。我们早早就在村委会门口集合了,很激动,除了可以看到很好的演出,还可以见到亲戚……”州文联干部陈亮的结亲对象达热亚激动地说。

“为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让我们的亲戚走得更近,手挽得更紧,心心相印,共同走过阳光灿烂的日子,走进和谐美好的新时代。”随着最后一个节目诗朗诵《携手走进新时代》的诵读,诵读会进入尾声,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仍然在昌吉大地上奏响交响曲。

文:冉歌舒

图:牛国华

编审:陈立荣刘河山

图文编辑:于秀娟冉歌舒

投稿邮箱:cjzwl

sina.cn

联系-

昌吉州文联

赞赏

长按







































中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初期白癜风治疗方法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