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村村通,我们不仅修起一条水泥路和黑色柏油路,更重要的是我们修起一条党群和干群的和谐之路;每修一米路,可以和群众走进一公里;每修一公里,可以和农民肩并肩同步而行;修通全村的路,能和村民谈心,共同谋划农民的梦与中国梦同步早日实现! ——民主村支部书记张三明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梨花雪压枝,莺啭柳如丝”,古诗词中美丽乡村的闲适、悠然、自得和归真在现今民主村一一呈现。走近村庄,一捆捆麦穗搭在幢幢土色的房屋顶上;一枝枝挂满果实的树枝从石头或篱笆的墙院外探出;一只只喜鹊、麻雀不时地从房顶和树梢上掠过。绿树掩映,屋舍时隐时现,河风淡淡,送来缕缕的花草清香。胖胖的大公鸡、直挺挺的大鹅气昂昂地踱步在农田小院。整洁黑色的小油路蜿蜒村中,串起屋舍、农田、果园、小河一片片美景:春天拂堤杨柳,蓓蕾出绽,村中杏雨梨云、李白桃红,城里人带着老人、小孩、来此踏青、赏景,不忘在春光里拍下一张张全家福,年青人结婚也不忘在千数梨花雪中拍摄浪漫的婚纱照;秋天秋阳杲杲、五谷丰登,村中穰穰满家、硕果累累、城里人又带着家人到农家院采摘,红通通的西红柿、黄橙橙杏子,红丹丹的李子……各种美味果蔬,足以在园中树下饱食。中午过后,方可到村中“精把媳妇”人家吃具有民勤特色的农家饭肴,也可在农家小院住宿一晚,聆听夜晚青蛙的叫声,倾听清晨鸟儿的唱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这里可以充分能够享受到回归大自然的喜悦和纯真! 民主村位于巴彦淖尔市临河区,G6京藏高速、临策铁路,省道线临陕公路擦肩而过。村中四好农村路绿树成荫,南北贯通,交通便捷,三级电商配送服务及物流运输体系正在形成。全村16个村民组以路、地、瓜、菜,施设农业、肉羊、蛋鸡养殖为主导产业,名村民拥有2.3万亩肥沃的土地。千亩梨花迎来了年巴彦淖尔首届梨花节的召开。全村15家独具特色的农家乐,餐饮业,先后举办了全市“乡村大嫂”拉面大赛、河套首届杀猪宴等活动。无公害瓜菜、苹果梨、小杂果等生态特色产业及特色餐饮、旅游观光等实现了农民多渠道增收,日均接待游客余人,年均接待20万人次。现公交开通,市民度假观光成倍增长。民主村依托畅通便捷的道路条件,大力发展无公害西红柿产业,成了远近闻名的“西红柿村组”,产品远销河北、安徽、北京等地,西红柿采摘可实现当日抵达京津冀等地区。 不过,梨花盛开的民主村以前并非如此。民主村位于沙丘地带,四面环沙,四季风沙,村中无路。解放后为防风固沙,开始大面积植树造林,种植沙枣树、柳树、杨树、小酸果等,成为民主村50年林果业的开端。进入70年代村中又栽植梨树、杏树、李树等各类果树,到了80年代达到最高峰,村中果林万木萌发、郁郁葱葱!可是后来,随着销售滞后,产品卖不出去,价格低廉,村里的果树越来越少,年轻人也纷纷外出打工,村中显得尤为空荡寂寥,如同树上的残留的挂果一般,稀稀稀疏。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民主村面貌焕然一新!年政府出资万元,民主村自筹资金万元,修起了村中60公里的水泥路和黑色柏油路,并同步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和建设。新规划后的村庄保留原有风貌、风格自然、纯朴,留有浓浓的乡愁。村中15公里的主干道和45公里的通组硬化路连接起了国道G6京藏高速、省道线临陕一级公路、临策铁路和毗邻的市农科院、浩彤现代游闲观光旅游区、新利村自然湿地高科技农业园区和千亩园,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农民富不富,就看修路不修路,路通、车通、信息通!村中“四好农村路”彻底改变了民主村“下雨两脚泥、刮风一身土。椽个杆绑猪圈、院墙”的历史。公路通,壮大壮强了乡村产业,使民主村50年的经济林产业由过去0.7-0.8元/斤到如今年订单农业,订单1.7-1.8元/斤;过去亩收入-0元,现在亩收入元以上;小杂果由过去临河市场1.2-1.5元/斤,如今田园采摘杏是3元/斤,李子是5元/斤;西红柿产业由过去0.2-0.4元/斤,亩均收入不足元,到年逐步回升,到年最高价格达到20.2元/斤,亩收入达到-10元,果品销往广东、天津、北京、上海、安徽等一线城市,提高在全国的知名度。 3年来,民主村依托公路、谋发展,在原有林果和绿化的基础上,新植果树和风景树20万余株,生态发展,争创巴彦淖尔第一村,绿色崛起,建设塞上江南新农村! 民主村村支书张三明说:“村村通,我们不仅修起一条水泥路和黑色柏油路,更重要的是我们修起一条党群和干群的和谐之路;每修一米路,可以和群众走进一公里;每修一公里,可以和农民肩并肩同步而行;修通全村的路,能和村民谈心,共同谋划农民的梦与中国梦同步早日实现”。 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做出重要的指示,市交通运输局加大力度建设“四好农村路”,年干召庙镇政府推出路长制。民主村结合乡村旅游和本村产业,开写新的篇章。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每个自然村口,每条主要环路,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每个街巷道,一个村民代表,一面旗帜;每户卫生责任区米,每个路长是-米,农户6-9户,每户卫生费起步是元,开农家乐的、搞技术的、共产党员交到元、元、元,最高达到0元,做到有人办事、有钱办事。 民主村村支书张三明自述:“我的小孩在以前,当别人问起他时,他会羞涩地说‘我是农民’,但是现在当别人再问起他时,他会很高兴地说‘我是民主村的农民’”! 路通了,文明带进来了,农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了。以前每逢冬季农闲时节,家家户户经常打麻将,现在村中各类文艺活动很充实:广场上有跳舞、扭秧歌的、活动室有下棋、打球的,阅览室有看书,学习果树栽培技术的…… 年春季3月,民主村村干部们专程到陕西省理县和袁家村考察调研,学习先进的果树矮化、密植的方法。年8月,通往民主村公交车正式开通,临河区—民主村,途径青春湖,周一到周五,上行5趟、下行6趟;周六到周日上行9趟、下行10趟,票价4元。民主村已由过去人少的“空心村”变成现在人来人往旅游“寄宿村”!村中的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依托“四好农村路”在蒸蒸日上!有不少城里人特意在民主村买房居住。市报社张静说:“我同学的父母去年花了80万元在民主村买了一处房子,老两口在院子里种菜、养鸡……夏天都不想回城区,只有到了冬天才回到临河的楼房里住”。 在临河区像这样的村庄还有很多,例如富强村。富强村位于临河区城郊,在年时,还是普通的小村庄。村内没有公路,到临河区只有一条沙石路,坑坑洼洼坐班车绕行小召公社,需行半小时才到。村里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有的甚至举家搬迁。年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政府投资万元,富强村修筑通村公路30.4公里,项目年完工。通村公路连接起了G6京藏高速、国道线临河绕城一级公路和镜湖旅游公路。村庄建筑整体发生了变化,红色的屋顶、土色的墙壁,特别是新建的“骑行驿站”,古色古乡,吸引了不少游客。现在富强村—临河区至少有3条柏油路,驱车10-15分钟就到。公交车日行趟次与民主村相同。村内新建水果采摘园0亩,有机蔬菜基地0亩,大中生产棚亩,效益明显。农家乐、农家老作坊、传统手工艺制作等旅游服务项目随之兴起。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原来的元增涨到2.2万余元,年12月获评“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乡村。工作在临河区交投公司乔立惋惜地说:“我亲戚家搬得太早了,当初为了挣钱,2年全家搬到(鄂尔多斯)东胜,在富强村里的房子也卖了,才卖了几千块钱,现在50万元也买不上,他后来走得后悔了”。 “四好农村路、富裕小农庄”在五原县还有联星村,荣义、义丰、迎丰3个行政村和2个田园综合体等等。联星光伏新村位于五原县城北郊,投资.5万元,建设通村路19.35公里,形成与G、S、S、Y、Y等国省干道和乡道互联互通的路网格局。村内投资8.5亿元,建成7万亩高标准配套规模化种植基地、10万只奶山羊规模化养殖园区、户光伏住宅、50MWP光伏发电和商业美食一条街,年入选“中国最美村镇”!荣义、义丰、迎丰3个行政村,16个村民小组,投资3万元,建成各等级通村路、产业路63.6公里,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现正实施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旨在探索出盐碱地改良的技术路径,项目建设后预计辖内年人均增收7元。河套农耕文化田园综合体位于五原县县城西城郊,总面积3.3万亩,总投资万元,已建通村路、产业路、旅游路19公里,连接起G、S、X等国省道与县道,依托公路路网,现已成为全国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国家4A级景区!塔尔湖田园综合体总规划面积4.8万亩,涉及4个行政村、16个村民小组、户人。综合体投资.25万元,建设成通村路、产业路、旅游路92.95公里,连接起S、S、X、Y等国省干线和县乡道。依托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和区位优势,构建起”一体两区四村八园”的发展格局(“一体”,即一个田园综合体;“两区”,即四控项目区、生态沙丘保护区;“四村”,即联丰民俗文化村、胜丰蒙元文化村、现代星级文明村、春光传统村落保护村;“八园”,即巴美国家湿地公园、巴美产业融合园、联丰果品产业园、特色养殖科普园、水产养殖垂钓园、民族风情体验园、瓜果蔬菜采摘园、民宿住宅农家园),其中巴美湖羊博园,占地5余亩,打造中国第一个羊文化博览园。 “四好农村路、富裕小农庄”,全市7个旗县区均有许多,笼统的例如杭锦后旗。全旗县际、乡际油路全部实现黑色化并联网,81%的行政村通油路,46%的村民小组通四级小油路,旗政府到各乡镇,各乡镇到所辖行政村形成了“半小时交通经济圈”。初步形成了以国省道为依托,县道为主干,“四横五纵”、“八大出口”的公路交通网络框架。年通过国家认定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万亩,有机食品生产基地1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5万亩;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旗”和“全国粮食绿色高效高产创建示范旗”。 巴彦淖尔市地处祖国北疆,北倚阴山,南临黄河,与蒙古国接壤,“天下黄河、唯富一套”的河套平原正位于此,巴彦淖尔市被誉为“塞上江南”,是国家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也是华北沟通大西北、贯通大西南、连接蒙古国的重要交通枢纽。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公里,7个旗县区和口岸全部通高等级公路,全市所有建制嘎查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形成了“七横五纵”干线公路网,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35.33公里,位居全区第三,套区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已在全市7个旗县区全面推开,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农村牧区公路达到1.98万公里,形成了以“13横10纵5放射”共28条公里县道为骨架、公里乡道为支线、公里村道为“毛细血管”的农村牧区公路网络体系,实现了与国省干线公路以及城市道路的互联互通。全市农村牧区公路优、良、中等路率达75%,所有苏木镇和建制嘎查村都通了客车。市内五原县在年、年连续两年创建为自治区级示范县,在今年的全国示范县创建评审中,成绩名列前茅。 “大道南北出,车轮无停日”,春华秋实之时,全市农村叠翠流金、五谷丰熟!小农庄在“四好农村路”的推动下,欣欣向荣!“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真谓是道路苍穹!秋实累累,遥望万里长风、鸿雁归去,酣饮高楼!(王相文) 来源:市交通运输局 联系邮箱: qq.北京哪间医院治白癜风好北京中科医院公益抗白无止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