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青春献边关热血铸忠魂

——王彦峰自序长篇军旅小说《边关有我不寂寞》

军人,这个无比光荣的字眼,曾使多少有志青年热血沸腾,慷慨激昂。古往今来、刀枪矛剑、金戈铁马、赴汤蹈火、热血边关、人类和平、民族危亡都与军人有关,都需要无数勇敢无畏的军人挺起宽厚的胸膛,在边境线上形成一道道抵御腥风血雨、野蛮残酷的坚实屏障,那便是长城,一道秦砖汉瓦难以媲美的血肉长城。

少年的我幻想着做一块长城砖石,入伍时十八岁,沐浴着阳光和细雨走向进军营。在寂寞荒凉的边关,戍守边关的岁月艰辛而平淡,似乎波澜不惊,寂寞少有喧腾,巡逻、执勤、放哨、射击、拉练、行军艰辛而疲乏,单调而又平凡。每天,人匆匆,岁月亦匆匆,不知不觉中,军装换了一套又一套,一茬茬老兵脱下军装挥泪告别边关;又一批欢天喜地,满脸稚气的新兵步入军营,青春也逐渐离我远去,军营锤炼了真正的男子汉,从远古到未来,从华夏到域外,一概如是。兵之初,边关那一轮山月,牵扯出的是柔弱与感伤,后来逐渐被“军营男子汉”的激越冲刷的荡然无存。于是我想起了汉唐边塞的烽烟,巡逻路上的霜雪,威严的国门、雄壮的界碑,一份散发墨香的油印小报激发了我写诗的欲望,一首《边防线上的那一寸土》发表在军区《人民军队报》西线副刊版上:“都说寸土寸金/可是沙漠戈壁怎能让我动心/当我走向界碑/再也无法多想/寸土岂止寸金/每寸土地都带着血光/和历史并肩而行/古人征战沙场戍边守防/上下五千年一路风吹雨打/我感到刀光闪闪日月昏暗/穿破草鞋的赤脚踏着冰雪向我走来/刮起一阵猛烈的风/唤起了我对戴红星前辈们的思念……”文字是最好的表达方式,我找到了一种宣泄心情的方式,将我的喜怒哀乐呈现在洁白的纸上,我的写作不够专业,只能勉强地说是业余的,我的创作,不是为迎合某种风尚,故意拔高边防军人的伟大形象,而是将感情投向这一特殊领域的特殊群体,更多的是从点滴生活、人性的角度反映他们的生活。

我离开部队十年了,穿了十三年军装,全军部队从年到年三年时间,精简整编裁军二十万,我积极响应军队的号召,如同当年光荣入伍一样光荣退出现役,留下了最后一张军旅戎装照。每每闲暇之际,我都会翻越那些已经发黄的军旅旧照,有时还会穿上那套洗的发白的87式老军装,正规地戴上军帽,走到镜子旁敬一个标准的军礼,也许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军旅情结。作为一名边防军人,在脱下军装,告别国门、界碑,远离边防线之后,回顾走过的十几年军旅岁月,仍然崭新如初。不管过去多少岁月,我永远会记住我曾是军人,曾经在西北边关书写过辉煌壮丽的篇章,尽管没有血染的风彩,但也在国门下、界碑前,先烈的墓碑上读懂了生命的价值。告别绿色军营之际,边关的明月,战地的黄花在我心中已经绘成一幅精美的图画,打进褪色的背包,盛进漆已剥落的军壶,一世珍藏,永生难忘。十三年的军旅生涯让我百炼成钢,在以后的岁月里,我深信“当过兵的人一辈子都是军人”的这句至理名言。如今,那套最后的军装虽已褪去色泽,但我还是将它视为珍宝般的珍藏,如果人能有第二次生命,我依然毫不犹豫地说:下辈子,我还愿意投身军旅!因为这是我一生最宏伟的图腾!

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与责任、奉献、牺牲结下不解之缘。祖国的繁荣昌盛,国家的巩固统一,在军人心中重千斤。那里需要,那里就有军人矫健的身影;在水深火热的灾区,军人是力挽狂澜的搏击者;在扶危助困的队伍里,军人是热情无私不图名利的奉献者,在建设家园的浩浩大军中,军人又是一支强大的生力军,人民解放军用勇敢、无畏、聪明和智慧、以及满腔热情为维护祖国统一,人民幸福做出无私的奉献。把最激情的岁月留在了军营,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边关,我在边防一线部队当过战士、班长、排长、副指导员、宣传干事,接触过来自天南地北的战友,他们和我朝夕相处,亲如兄弟,所以我比较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那些可亲可爱的战士,告别山清水秀的家乡,来到荒凉寂寞,风雪弥漫的边关,他们除了具备年轻人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的特征外,还要在边关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繁重的训练执勤,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可怕的孤单寂寞,还有青春期的困惑等等,如果说军人是最具牺牲奉献的群体,那么边防军人的付出和牺牲就更大了,军人是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军营是英雄成长的摇篮,但在这个摇篮中诞生的不全是英雄,卫国戍边是他们心中的宏伟蓝图;边关卫士是对他们最大的褒奖。十三年的军旅时光,让我心中感慨无边无际,“梦回吹角连营”,我常常在梦中再一次从军边关,再一次在边界线上巡逻执勤,再一次在国门界碑旁站岗放哨再一次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再一次在沙枣树下畅谈理想……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戈壁深处的那座军营送走了多少复员退伍的老兵,又迎来了多少稚气未脱的新兵,见证过多少生离死别,体验过多少酸甜苦乐,历经过多少风雨沧桑,但它就是一言不发,依旧矗立在荒凉的土地上。

有些文学界的朋友曾经很认真地调侃我,说什么远去的军旅岁月,已经成为越来越咀嚼不动的硬干粮。可我把这些干粮还要咀嚼,不但咀嚼,还要反刍,一遍一遍地回味,这些渐行渐远的军旅岁月,真的就是滋养我人生的宝贵干粮。我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梦中好像只是朦朦胧胧,或者还有寻寻觅觅。一直在追寻边关军营的故事,有悠长辽阔的河西走廊;有苍茫雄浑的戈壁大漠;有如诗如画的胡杨红柳,还有饱经风沙的骆驼刺和梭梭;有旷野疾驰的黄羊、野驴、以及稳健憨厚的骆驼……把我新兵连的红脸膛陕北班长,说话粗声大气爱训人的连长,牺牲在执勤一线的排长,一口气能吃八个馒头的甘肃大个子新兵,经常躲在被窝里写情书的瘦江苏等等,一遍一遍地回味个够,我们曾经一起五公里越野,我们曾经一起野营拉练,我们曾经一起站岗执勤,我们曾经一起八一比武,我们曾经一起歌咏比赛,我们曾经一起修筑边防巡逻路……这一切的一切,夜夜萦绕在我的心头,总也忘不掉,一想起这些,我就不由自主心潮澎湃;一提起这些,我心里会涌起无限的温暖,体味到永久的亲切。在边关我习惯了摸爬滚打,在边关我习惯了趴冰卧雪;在边关我经受了风吹沙打,在边关我改变了柔弱的性格;在边关我学到了勇敢和智慧;在边关我丢掉了单纯和懒惰;在边关我学会了将痛苦与委屈深深地埋藏。

那时我也有梦,回回是故乡和爹娘,梦梦是家乡的小桥流水人家。可如今戈壁深处的那座军营却俨然成了我的故乡。我惦念曾经驻守的那座哨所是否还是缺水;我栽下的沙枣红柳是否还枝繁叶茂;我牵挂我带出来的新兵是否已结婚成家。我担心连队旁边的那眼泉水依旧喷涌流淌;我希望我修筑的边防巡逻路永远畅通。我期待边关永远不再荒凉;我祝愿战友们永远不再寂寞;我盼望戈壁滩变成绿洲;我祈祷肆虐的沙尘别再光顾;我希望年轻的战友继往开来;我祝福钢铁边关固若金汤……我在自己的睡梦中折腾他们,我在自己的回忆里折腾自己,这种折腾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这种体验或者怀想,至今仍然让我莫名的激动不已,最终控制不住自己,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将荒凉的边关与火热的青春,将流淌眼泪与战友的深情统统书写出来聊以自慰。

当上了警察我也同样喜欢这身藏青色;走进警营,意味着我再一次从军;走进警营,是军旅生活的继续延伸。续写我有声有色的壮丽人生。军徽到国徽,军人到警察,变的是称呼,不变的是忠诚;岗变钢不变,职变职不变;人民的幸福,祖国的安宁,在我心中同样重千斤。我会更加珍爱这枚闪亮的警徽,因为她灿烂着别人的生活,也同样辉煌着我的人生。十几年来,我一直用文字求证边防军人生命的价值所在,写过散文,也写过诗歌,但没有写过小说,这回只是一个小小的尝试,虽然笔法稚嫩,技法笨拙,文字苍白,缺乏新意,少有鲜活,但我坚信,那里面有价值的东西在跳动,正如枪刺上的明月,熠熠闪光。

作者简介

王彦峰:生于年12月,静乐县中庄乡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年从军西北边塞,年毕业于解放军西安陆军学院,年军转入警。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三届高研班学员,迄今已在《解放军报》、《国防》、《中国文艺》、《人民军队报》、《人民公安报》、《甘肃日报》、《山西日报》等多家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新闻、评论、报告文学等作品余篇,出版文学专辑《边地星光》(上下卷)

识别







































白癜风治疗方法最好
银川治疗白癜风医院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