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的家在宁夏与内蒙交界的石嘴山市石炭井三矿。矿区降雨稀少,气候干旱,每到春天,漫天的沙尘暴就会来袭。矿区的山上是不怎么长树的,长的草也是稀疏而低矮的。 矿区的回忆也是苍灰色的。绿色,在矿区是一种珍贵的颜色。 矿区的人,来自四面八方。天南海北的方言在这里竞争着,终于大家用起了有西北口音特点的,前后鼻音不分的普通话。 不知是哪些人,在三矿一座山下,沿着山脚种了几十棵沙枣树,这种在西北十分普通的树。沙枣树抗风沙、抗干旱,耐得住盐碱,也能在贫瘠的土地上扎下根,确实是非常适合矿区的树种。 几十棵沙枣树,为这矿区增加了一道珍贵的绿色。 沙枣树,最让人难忘的是沙枣花。未开时,沙枣花外壁银白色、近直立,上面有小小的银色鳞片,内壁金黄,花药也是金黄色的,藏在桶钟形的花萼里。 五月下旬,花开时节,花苞绽开,一串串四瓣黄色小花缀满枝头,真是满城飘香,招蜂引蝶。沙枣树又被叫做桂香柳,多年之后,当我闻过了桂花香,才知道沙枣树完全配得起桂香柳这个更美的名字。 矿区的孩子们雀跃着,欢欣着,招朋引伴,来到沙枣树下。调皮的,就会爬上树去,折下几枝花枝,拿回家去,然后几天都是满室芬芳。沙枣花,这种平凡的小花,装饰了多少个矿区家庭那简朴的小家。 尤其是矿区的晚上,宁静的夜里,花香从远处袅袅飘来,为矿区笼罩着一阵阵甜香。 多年以后,我所在的山西小城,整个城市只有一个小区里,有一棵观赏用的沙枣树。可是花开时节,我仍然能从一两里外,准确捕捉到那熟悉的花香,勾起我阵阵的乡愁。 沙枣树最让孩子们惦念的,还有秋天时结的果:沙枣。 沙枣椭圆形,大小呢?当年上中学时,我还记得那时写作文,描述沙枣时,写到“沙枣就像成年人小拇指的第一个指节那么大”,语文老师在这句话下划了一道表扬的红道。 沙枣有红色的、黄色的,表皮也有一层淡淡的银白色鳞片。果肉粉质,吃起来特别噎人。一定要准备好一杯水,边吃边喝水,才能把沙枣噎人的果肉咽下去。 家乡的沙枣树,也许是品种问题,个头不大,味道也并不很好,可是一到沙枣成熟,孩子们还是乐此不疲,用棍子打的,爬到树上摘的,在地上捡的,好不快活! 后来,到外地上学,吃到了来自新疆的沙枣,个大、肉厚、不噎人、还有甜味。可是,家乡的小沙枣,还是更能勾起童年的回忆。 而今,故乡石炭井已经变成废墟,甚至很多地方被推土机推成连记忆都无法附着的平地。 三矿,已经荒无人烟。山间的沙枣树,还在吗?山间的沙枣花,年年又知为谁开? 作者简介:Bruce,男,年出生,—年曾在石炭井三校上小学(实验班,五年制)。—年在石炭井局一中上初中和高中。现在在山西一所地方高校任教。 Bruce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