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南瓜忆当年 ◎老玉 朋友,当你看到这盘熟食,请问你会先吃什么?倘若是我,一定是先吃熟南瓜了。那种绵甜的口感,我总也吃不烦,且一吃就是几十年。 每当看到或吃到南瓜,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小学时知青教唱的“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这首歌了,有时还不免哼唱起来。这种浓郁的南瓜情结,几十年来一直萦绕在我的梦魂中。 也许是父母长辈们大都不识字的缘故吧,从小我们都不知道它学名叫南瓜,而是大伙都叫它红葫芦、番葫芦或简称葫芦。这里就采用习惯叫法吧! 听母亲说,她结婚第二年,我父亲挖开院子南面的旧房底子,种了一地的葫芦,长得可大了,左邻右舍都眼红,晚上怕被他们偷摘了去,便在地角搭一窝棚,父亲看了好长时间,后来摘的葫芦竟吃了好几个月,可绵甜了。 也许从那时起,老家中便每年都种葫芦。小时候,每年看着父母亲,在房前屋后空闲之处打埂子,提桶浇水,点籽压沙,培土拥肥,栽桩搭架,掐偏条等,我们哥俩都要协助他们干力所能尽的活儿,象什么提水提粪了,递树枝绑绳子了,还有替葫芦传粉接嘴儿了等。到葫芦秧蔓快爬上房顶、圈棚之时,便是它疯长之日,为了防止结的葫芦过大而掉下架来,父亲还特意给它用芨芨草做个兜儿兜起来。 看看架上的葫芦,已长得用指甲掐不动时,便是它长老能吃之日了。最常用的吃法,就是洗净剖开挖去籽儿,用刀切成若干块或煮或蒸熟了吃。创新吃法有用火烧熟吃,用油炒肉吃等等。 小时候,有一天,我去替换队里看瓜的父亲回家吃饭,而一同看瓜的杨大老之子却也换他爹回去吃饭。聪明伶俐的他提议道:我们偷着烧个葫芦吃如何?我听了感到既好奇又想尝试一番。得到我的默许支持后,他去瓜地埂边摘来一碗大的青皮葫芦,又在旁边水沟中挖泥抹上一厚层,然后扒开瓜房炕洞中着的草木灰埋在里面,又在炕洞中填了些麦草,约莫半个多小时后,他扒开炕灰取出葫芦,敲去上面干的泥巴,打成两半,挖去当中籽儿,递给我一半,我们便吃了起来。看着他烧葫芦娴熟的动作,品着口中绵甜的葫芦瓤子,我感到象从未吃过葫芦似的亲切。 俗话说“瓜菜半年粮。”那年月,瓜菜确实充当了半年粮的重要角色。常言道“半桩子,饭仓子。”为了能填饱肚子,我们吃的最多的饭,可能要数红葫芦甜面条了。每年秋冬天,一到下午,母亲便将葫芦、洋芋切成小方块下锅中煮烂,下进擀的面条,调少许食盐,再切盘咸韭菜或腌白菜就是我们一家人的晚餐了。 最盼望的是每年能吃到葫芦锅盔或葫芦油饼子等几样美食了。每年中秋节前,母亲便开始和发面,煮葫芦,烧锅盔了。每当这时,便是我们最解馋的时候,煮熟的葫芦、洋芋、胡萝卜尽管吃。然后,她将绵甜的葫芦挖瓤对和在发面中,擀成厚的圆饼状,抹上清油,用针或镊子刻划上花卉月亮等,端去用烧锅子烧熟了,敬献过祖先或月亮后才准我们肆意吃。 要吃葫芦油饼子则多半要等到过大年了。过了腊月二十三后,母亲才开始着手烧葫芦疙瘩,炸葫芦油饼子或沙枣面油饼子。那时候,一年难得全家人分十来斤清油,做的早了是怕我们兄弟们吃完,过年没法招待客人吧! 随着父亲的去世,母亲的病倒,最近十多年来,吃葫芦便要到菜市场去买了。有时碰到卖倒籽的植种葫芦,一元钱一二个,买回来便煮着吃、下饭吃,最近妻子翻出花样来切片炒肉吃也别有滋味。 今年国庆节前,我有幸参加家乡召开的旅游文化节活动,看到那展览的大南瓜及农副产品等,仅用于观赏的各样小南瓜一个就卖十至二十元不等,我不禁怦然心动:哦!南瓜!南瓜!你如今已走进了人们的精神文明世界,成了文人雅士案头的观赏物了,能不令人留恋吗? 插图由作者提供,特此致谢! 1、毕兴荣︱榆钱饭 2、毕兴荣︱我的父母 3、毕兴荣︱家中六“宝” 4、老玉︱故乡的水井 5、老玉︱家乡的水磨 6、老玉︱感召我的扫帚精神 7、老玉︱我的收藏之乐 8、老玉︱激励我的扫帚精神 9、老玉︱老哥哥 10、老玉︱记忆深处的湖滩与北海子 11、老玉︱情系南瓜思悠悠 老玉,原名毕兴荣,甘肃酒泉人,现任酒泉第四中学教师。恬静寡言,不慕荣利,喜读书思考,爱好收藏与学习中医。 李广志 成永军 金铃 征文启事 本刊是立足敦煌、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交流平台,接受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投稿,尤其欢迎小说和散文。有意者请将作品定稿及个人简介(字以内)、照片、插图等用附件形式发至电子邮箱 qq.复方白芷酊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泉州白癜风医院介绍如何调整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