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每个人都经历过一段与故乡有关的青春,穿插着厂矿、拆迁、改制等等时代记忆,在懵懂中渴望着逃离,抗拒着青春期别扭尴尬的自己…… 当曾经的少年回望旧日与故乡,细数自己曾经的狼狈仓皇,岁月滤镜下的青春年少和故园往事又是怎么一番样子? 今天的故事,选自一本新书《人间01:20岁的乡愁》。一个人可以离故乡多远?在这本真实记录20岁心头那抹乡愁的书里、在旁人皱皱巴巴的人生里,也许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生活的答案。 我以为我可以逃离西北 ◆社社 ◇电视行业从业者,写作者。 照理说,我的那些青春,我都记得。20岁,25岁,30岁,31岁,每一年的事情无不潜藏在脑海,随时调用放映。无论是在县城平罗还是首府银川,又或者湖南衡阳和长沙,那些一旦追溯立即想起的,统统充斥着西北偏北的干燥和绝望,红柳、枸杞、沙枣树,还有荒漠周边生存的人群。气味、光线、色泽、触感,种种景象从回忆无缝对接现实,无不令我想到我出生的宁夏平罗。那时候我纯洁无瑕,是容易受到惊吓的婴儿。为了活下去我主动跳进了一个大泥潭,学会游泳,学会把他人推到一旁,学会快速地游到岸边。然而污垢,污垢一早染上肉身。再后来,我便成了泥潭本身。 在平罗县度过的青春期,一部分的我想要逃离,一部分永远留了下来,还有一部分消失了。于是我分崩离析。 火车站镇是我生长了十五年的城镇,也有将近十五年没有再见过。旧时风物都留在了那段时间,我早已没有故人可以凭吊和怀念。 年,平罗大暑,我初二。 初二以前我放学回家,骑自行车行走在归途中,太阳光晒得路边顶天的两大排沙枣花香得煞人。我吃过沙枣花,花的样貌是黄黄白白里透着灰,有一种绒毛感,闻起来太香太像沙枣,所以常常忍不住揪下来一枝嚼起来,随即吐出,只有清香,没有甜。 沙枣花好香,转学后的我被欺负得好惨。 那时候我家住在火车站镇,到县城的平罗中学读书必须要住校,而我的自理能力为零,更惨的是说普通话被方言区的同学排挤,于是我的转学生涯变得不堪回首。 我之前一直是好学生,是招人恨的“别人家的孩子”,但转学后那一年半里,我成了差生。方言环境使我倍感不适和被孤立,课程断档也让我很吃力。成绩很差,上课聒噪,我成了老师和优等生的嫌弃对象。 现在看来,我的叛逆青春只有不堪,没有不羁。所有的时间用来看闲书,所有的钱用来买磁带。在租书店,我是杂食动物,何止是良莠不齐,五花八门的内容统统鲸吞。米兰·昆德拉和村上春树掺着情色漫画看是常有的事,生长的拉伸痛和性欲强劲地降临在我身上,我被自己的荷尔蒙弄得无比狼狈,于是那些漫画、武侠、言情,一直看,时时看;课堂看,租书店看,从租书店走回学校的路上也要看,遇到班主任也不打招呼。大概他心存芥蒂,家长会时把我这个差生描述得劣迹斑斑,简直罄竹难书。我妈是如何羞愤交集地转述给我的,我始终记得。 这样的感觉对我妈来说是陌生的,简直如遭雷击。经此羞辱,我妈回家对我一通暴打,用乒乓球拍的侧面砍我,狂扇耳光,边打边哭。 自此我第一次进入逃课模式,我的囤积癖从彼刻初露端倪,而我的自我放逐自那开始,至今从未结束或稍息。既然是世间人,难免要做些混账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 有一次逃课,我从县城坐车回家,去往家附近的铁路湖,那是我从小发呆的地方。我家是铁路系统的,家属区在铁轨旁边,铁道另一边是长着丛丛芦苇的铁路湖。我租了一本小说,在铁路湖边看了一下午。路过家门,没有进去。那一刻的感觉直到现在依旧记得,我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我是天生石养的悟空,我是割肉还父的哪吒,我是平罗孤儿,我只有我自己。 刚到家附近的时候似乎遇到了一个我妈同事,匆忙打了声招呼,她说:“今天没上课啊?”我说:“嗯,休息。”于是我忧心忡忡提心吊胆过了一整天,心里一直想着“我逃学了,我爸要打死我”。然而这一天并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学校里并没有人郑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苯丁酸氮芥说明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