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3-2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只要去巴扎,就能赚几个钱;只要去巴扎,心底就踏实;只要去巴扎,一切都不愁……”

———石河

周末的暖阳下,半躺在平板马车上,慢悠悠吐着西瓜籽的维吾尔人,常常发出这样的感慨。这座让他们感到惬意和充实的巴扎,不仅是他们的精神支柱,而且是物质保障。走进巴扎,我也成为其中的一个元素

1

特色地毯

曾经不止一次的路过巴扎,从来没有想过要去这样一个乱哄哄、人挤人的地方做什么,像今天这般光巴扎,完全是因为老严。

老严是温宿县委的一个干部,据他所说,他刚刚参加工作时是在某一个乡政府,交通不太便利,经常被迫留在乡里过周末。无聊之余学会了逛巴扎,这边听听吆喝,那边看看交易,顺便买点生活用品,再找个小摊改善一下伙食,高兴了举起相机拍两张,巴扎上维吾尔人的惬意就留在了老严心底。

初进巴扎,被来来回回的人挤着碰着,不免有些慌张。后退是不可能的,背后早有人将你推进人流之中,在形形色色的小摊中间穿来穿去。

跟着人流逛了一段,发现巴扎上的商品虽然杂七杂八什么都有,取不乱分寸。卖土陶的决不会往衣料坛子里凑,卖衣帽的也决不会钻到风味小吃里面吆喝。分门别类,划行归市这个现代化的市场要素,却在这么一个古老的交易平台上被体现着。

终于,我找到一处卖干果的小摊站住,深红色的杏干、金黄的沙枣堆起了两座小山。摊主是一个上了年纪维吾尔老太太,我接过她递过来的杏干,轻轻一咬,真甜。

“多少钱一斤?”我指着杏干问。老太太扒出足球大小的一小堆,伸出五个手指:“五块。”一个开朗的笑容从她两颗金色的门牙上跳了出来,直耀人的眼。

2

干果

兜着买好的杏干和沙枣,边逛边吃,瞧瞧维吾尔的小花帽,摸摸艾德莱斯的头巾,此时我也成为了巴扎上的一个元素,恨不得找个空地,将照相的家伙摆开,也大声吆喝一回:“照一张2块钱了!”

除了农田,巴扎是维吾尔人的第二生命。

巴扎是一座淘不尽的金山,是天方夜谭中的魔毯,阿里巴巴的宝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于是没钱花了去巴扎,没衣穿了还要去巴扎。除了农田,巴扎便是维吾尔人的第二生命。

维吾尔人的巴扎意识无人教受,而是来自于亲身的感受。据说,婴儿出生没有几天,只要产妇能下床,就一定要去巴扎逛逛。至于一两岁或几岁大的巴郎被大人带到巴扎,更是寻常之事。从小置身巴扎,吸吮着巴扎的气息,有意无意之中,又培养出一批“巴扎接班人”。因此只要去巴扎,就能赚几个钱;只要去巴扎,心底就踏实;只要去巴扎,一切都不愁了。

温宿的巴扎上,一排手工艺品中间,一位农村妇女的小摊吸引了我。摊上整齐的码放着编好的丝网花和十字绣,老严告诉我,现在农村生活的变化也十分的大。冬天,农民也不像从前那样窝冬了,而是去城里买来这些丝网花和十字绣的材料,邻里之间,或五人或十人组成一个生产小组,一边“生产”一边聊聊市场的行情、国家的政策,等到开春,再把产品拿去市场上买,一束丝网花好的也能挣上十几元钱呢。

3

手工帽子

除此之外、陶土花盆、木箱、擀面杖、棉筛子……都是农民一个冬天的生产,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商品,无声无息的充实着维吾尔人的钱包,改善着他们的生活。

长按维码我们

长按我们吧!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好
北京医院皮肤科治疗白癜风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