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的治沙梦 10元一株梭梭,20元一株沙枣,有效遏制沙漠蔓延。 项目详情地处甘肃省北部的民勤绿洲镶嵌在世界两大沙漠——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腾格里蒙语意为无边无际的草原,巴丹吉林意为众多的海子,千百年来,民勤绿洲可耕可渔,可农可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当时钟进入到上世纪90年代,受西北干旱天气和上游来水减少影响,民勤成了我国沙尘暴肆掠的一处重要通道,绿洲面积逐年减少,地下水位越来越深,土壤盐碱化程度越来越严重。 在严酷的环境下,一些生态恶化重灾区的农民沦落为生态难民,流落他乡,身后留下了一座座废弃的农庄。民勤人民艰难地选择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关井压田。为了减少风沙对庄稼的侵害,每年春、秋两季,用麦草方格固沙,种植梭梭、红柳、沙枣等固沙植物。 我是谁?阿郎(杨志鑫)是民勤县薛百镇的80后青年。90年代初他父母亲曾经在巴丹吉林沙漠东边种植多亩沙地,阿郎外出打工跑运输,在本地日子过得倒也算滋润。后来由于连年沙尘暴侵袭,每年春天,庄稼苗刚出来,就被风沙打死,严重时颗粒无收。连续几年,种地赔本,无奈之下,只能放弃撂荒。 天有不测风云,5年10月,20岁的阿郎遭遇车祸,造成残疾,父母无法承受打击,双双离开了人世。 从小在沙漠长大的阿郎不甘向命运屈服,他购买了一辆沙滩摩托车,经常进入他父母曾经奋斗过的沙漠里转悠,看到一株株梭梭在顽强地生长、一颗颗沙枣树上的鸟巢在大风中摇曳、一朵朵红柳花散发着诱人的芳香,他产生了许多想法…… 看到家乡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便带领几位聋哑残疾人志愿者,自年开始,连续6年参加“拯救民勤”防风固沙植树造林活动。 当看到曾经为民勤人民遮挡风沙的大片沙枣林即将毁灭的惨状,他和村上签订了保护亩沙枣林的合同,一次性交了10年的承包费。六年过去了,一辆崭新沙滩摩托报废了,但他参与栽植的梭梭林和精心保护的沙枣林却活得越来越旺盛。有些梭梭已生长到了2米以上,有些已成功嫁接了肉苁蓉,甚至还产生了一些生态效益。 看到美丽的大漠风光,阿郎总想做点什么,年端午节,他和好友们发起并成功举办了沙枣花旅游节沙漠露营大会,开幕式就选在了腾格里沙漠边缘的沙枣林里。当来自大城市的大人小孩来到民勤沙漠,闻到沁人肺脾的沙枣花香,感受到粗狂雄厚的沙漠风光,极大地缓解了紧张城市节奏,身心受到了洗礼! 我们要干什么?荒漠化防治是全球人类的责任,仅靠一个、两个、百个阿郎显然是不行的。为此,阿郎有一个大胆的设想,依靠苏武山大井湾农场天然沙枣林,在腾格里沙漠东边栽植一片沙枣为主的生态林,有效遏制沙漠西扩;依靠父母在巴丹吉林沙漠东边曾经种过的沙地,栽植梭梭、红柳、桦杨为主的生态林,防治沙漠向西蔓延,每年增加几百亩林带,来践行“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指示精神,为遏制两大沙漠握手合拢做一点小小的尝试!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你、我、他千千万万个阿郎的共同努力。也许你在上海、北京、香港,虽然有参与治沙的意愿,但觉得到民勤来植树路途太远,那么只要你捐出10元、20元、元或者更多,我们就替你栽植梭梭、红柳,种植胡杨、沙枣,替你种植出一片生态林,防风固沙,守护绿洲! 1、每捐10元,我们将为您种活一株梭梭,并在梭梭上挂上你的亲笔签名; 2、每捐20元,我们将为您种活一株沙枣,并在沙枣树上挂上你的亲笔签名; 3、每捐元,我们将为您种活一株胡杨,并在胡杨树上挂上你的亲自签名; 4、每捐元以上的,我们将赠送一份绿色、有机、无公害的枸杞或甘草产品; 5、每捐0元,我们将为您种活一亩生态林,并在生态林基地冠名为你个人或单位的名称。 (阿郎联系电话) 项目详细预算:项目认领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 注: 1、如该项目达不到原计划募款金额,无法执行该项目,会并入到目的相同或相近的其他公益项目,并向社会公开。 2、如该项目有余款,会并入到目的相同或相近的其他公益项目,并向社会公开。 3、如果本募捐项目获得其他资金支持或取消的话,所募款项归入绿会公益基金用于支持相关相似公益项目。 点击下"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详情!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