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枣花香潜入梦 文:泥巴|诵:小蜗牛 春末夏初,岁月转换,风物相伴,阳光正暖,不燥不热,天空碧蓝,流云舒展,清风徐徐,盈盈柔柳,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蝶飞蜂舞……五月,多么的美妙!院子里,桃花、海棠花、丁香花、玫瑰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先恐后在春天里竞艳,五彩斑斓,芬芳馥郁,沁人心脾,暗香疏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黄的像金。花香透着甜味儿,让人神清气爽。立夏才过几日,沙枣花便又开了,一个个小金铃摇曳生辉,清风吹过,馨香满园。一日,走在红光山生态公园里的林荫道上,突然一阵幽香袭来,多么熟悉的香味,闻着花香走进岔路的一片林子里,哦,是沙枣花开了!那一树一树盛开的花,是生命的怒放。我在林子里流连忘返,芬芳扑鼻,花香入袖,我伫立在沙枣树下,迷醉在花香里,藏一份欢喜,让心花绽放。幽幽的沙枣花香让我想起了故乡,想起了陈年往事。飞花入梦,醉了情怀,心中掩藏的记忆浮上心头。月上高楼时,沙枣花香潜入梦,带我回到了故里……我生长在阿山第一团巴里巴盖团。家住团子女学校。学校后面通往小黄山有一条土路,路两边的林带是沙枣树和白杨树。每年五月底六月初是沙枣花开的季节,房前屋后,田野路边到处弥漫着沙枣花香。每当此时,女人们总会折几枝正在盛开的沙枣花插在罐头瓶子里摆在家里,于是满屋的空气里都充盈着花香。我的家乡团垦区风沙特别大,条田种植的防风林带,高的树种是窜天杨,矮的便是沙枣树了,它们形成了绿色的防风屏障,护佑着垦区万亩良田,呵护着寻常百姓人家。夏天,草木茂盛,绿树掩映,一串串金黄色的沙枣花开放了,空气中溢满了浓浓的花香,深呼吸细品味,芳香扑鼻,心旷神怡。就像父亲对沙枣的赞美诗中写到的那样:长生硗土刺长空,挽臂齐肩抗巨风。正虑阳春无信息,金花簇簇舞娉婷。沙枣树属于落叶乔木,繁殖能力很强,成活率高。耐干旱,耐风沙,耐盐碱,是垦区固沙防风的主要树种之一,是戈壁沙漠的守护者。沙枣树也叫作桂香柳,因开花香味与江南桂花相似,生命力又非常顽强,故有“沙漠飘香的桂花”的美誉。沙枣树干坚硬皲裂,就像战风斗沙的军垦战士,坚强而勇敢。百花生香,我独爱沙枣花香。文人墨客鲜有赞美沙枣花的,它不如玫瑰娇艳,也没有荷花清高,不如牡丹富贵,也没有菊花淡雅,它朴实无华,不艳不俗,不娇不媚,花开时节,密密麻麻,浩浩荡荡,就像满天的繁星。到了秋天那婆娑的树枝绿叶中便挂满了累累果实,有桔黄色的,有黑色的。沙枣树全身都是宝,它不仅花开万里飘香,它的果实甘之若饴,既可以做零食又可以果腹,还可以入药。每到秋天沙枣树挂果之时,小伙伴们就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奔向林子里觅食,像蜜蜂一样采蜜。记得小的时候,沙枣熟透了,特别是霜打了之后更加甜蜜。我和小伙伴一起钻进学校后面的沙枣林里采摘沙枣,当时我们个头都小,低处的沙枣被摘完了,我就爬到树上去摘高处的沙枣,扔给树下面的小伙伴,然后把自己的口袋都装满,当我从树上跳下来的时候不幸被地上的沙枣刺扎进脚心里,一瘸一拐地走回家,母亲用缝衣服的针为我挑刺,疼得我龇牙咧嘴也不敢吱声,为了那份甜蜜受伤也在所不惜。年10月我和同学一起去阿勒泰旅游,专门去学校后面的那条路去走了走,路不如记忆中那么宽阔了,也没有那么长了,路两旁的沙枣树正结满了果实,满树满枝,沉甸甸的,随手摘了几颗放到嘴里,回味着童年的往事,那一幕幕景象仿佛就在眼前。我们的父母都已故去,而他们的优秀品格却像沙枣树一样,把平凡与坚韧写在了枝干上,把吃苦与奉献写在了果实上,把美好与祝福写在了花朵上,任风吹雨打从不低头。兵团精神一代传一代,父亲把我们这些兵二代比作沙枣树,曾为巴区中学76届高中同学30年聚会题诗《沙枣》(刘宝经——赠团中学校友)郁郁生戈壁,迎眸一抹青。花繁香旷野,叶茂引黄莺。联袂三春柳,拦遮四季风。果黄甜似蜜,秋后奉苍生。兵团人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立下了不朽的贡献,生为兵团人我自豪我骄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无到有,10万解放军,10万起义军,是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的第一批兵团人,他们放下杀敌的枪支,拿起了锄头,扶起了犁耙,自力更生,挖地窝子,开荒种地,再加上政府官员4万人,在国家困难的艰难岁月,不向国家伸手,用血肉之躯屯垦戍边;第二批兵团人是年到年从内地省市支援边疆建设的支边青年共27万人,汇入建设兵团的第一代兵团人。特别是——年从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浙江等地的12万知识青年,为兵团的文化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兵团的内涵,是几十万人的热血岁月,是几十万人的无怨无悔,是几十万人的奉献精神。他们的丰功伟绩没有写在战场上,而是写在了屯垦戍边的建设中。他们就像沙枣树一样把根深深地扎在兵团的土壤里,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书写了壮丽的人生。这些共和国平凡的英雄,把青春和一生奉献给了新疆这片美丽的土地,是祖国西北边陲的钢铁长城,就像防风林一样抵御着西北风的侵袭,而兵团精神就像沙枣花香飘万里,兵二代、兵三代继承父辈的精神,无论在哪里都会发光发热。如今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有多万人,所学校,47万学生。兵团人就像沙枣树一样根深叶茂,生生不息。我的父母是第一代兵团人,他们将自己一生的智慧和汗水都奉献给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阿山第一团。父亲对沙枣树情有独钟,他把兵团人比喻成沙枣树(刘宝经《沙枣》):盘根于广碛,赤茎刺苍穹。日灼犹繁茂,风摧亦郁葱。斗争联柽柳,取胜立奇功。沙住风暴歇,畴中牧草秾。兵团人变沙漠为绿洲,变戈壁为良田,沙枣树的品质不正是兵团人的写照吗!*年5月17日乌市家中刘燕妮58年生于巴里巴盖,78年上大学离开,一直与文字打交道,现居乌鲁木齐,读书、旅游、写文,以丰富自己生活 小编说说:应几位读者和作者建议,随风而逝小号开了个小群,只为分享你的故事,不喜勿进。温馨提示5月25日前扫码有效。 说明:文字、图片原创和读者赞赏均属于泥巴女士 感谢各位阅读 喜欢就点个“在看“呗 往事不再如烟书写百姓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