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东山印象传播乡情,传递价值→河西的沙枣张玉良 盛夏五月,当你来到河西走廊,不时飘来阵阵馥郁的清香,那香味浓的彷佛咂嘴就能尝到,香得令人陶醉。这浓郁的芳香来自哪里?你看,前面不是一篇沙枣林吗? “桂子开花十里香”是夸张。沙枣开花十里香却是实际。五月是沙枣开花的季节,一株株粗糙而结实的树干撑起一朵朵银灰色的树冠,浓密的树叶间挂着串串金铃儿似的小花朵,微风吹来枝叶婆娑,散发出阵阵浓郁的芳香。树叶随风沙沙摆动,时而翠色欲滴,时而银光闪闪。人们说沙枣树是“金花、银叶、铁杆杆,结果玛瑙一串串。”的确,那一簇簇黄色的小花真像金子做的小铃儿,窄长椭圆的叶儿,里面是碧绿色,背面镀着一层银粉,铁青色的枝干呈现出它结实、倔强的特性。到了秋天,枝头上便会挂上串串红丢丢、黄灿灿的沙枣果,真是“散尽芬芳无人知,留得金果引童攀。” 河西的沙枣还有一段古老的传说,相传西汉时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被匈奴所困,十年后他只身逃出,途中口粮断绝,他发现一株奇异的树上结满了串串金黄色的小果,摘下一尝,微甜微涩,吃了几颗顿觉口腔生津。于是,他摘了许多一路充饥,将核儿吐在河西,后来就长出一株株沙枣。今天,沙枣那倔强坚毅的身影已遍布河西大地。 沙枣喜欢河西,河西人爱惜沙枣。古老的河西民歌中就有“五月里来五端阳,沙枣杨柳插门框”的歌词。端阳节,河西人以门插沙枣花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沙枣果更是孩子们喜欢的甜食。 我爱河西大地,我更爱生长在河西大地上的沙枣,她虽没有青松的挺拔苍翠,也没有杨柳的婀娜多姿,但她却有副铮铮铁骨,她不畏严寒酷暑,勇敢地扎根在大西北的荒原隔壁。河西人称她是“沙漠卫士”。在古长城下,大漠边沿,那一排排,一行行的沙枣与红柳为友,同胡杨结伴,筑成雄伟的绿色长城,搘下神奇的“锁沙阵”,紧紧的控锁着大漠“黄怪”。 我赞美沙枣,她虽没有红梅的盛誉,也没有翠竹的芳名,但她却有默默奉献的精神。 河西的沙枣哟,您用散发着芬芳的绿色点缀着河西这片黄色的土地,您不正是河西人民勇敢、坚毅的象征吗? 作者简介张玉良,――字蓝田。古浪东山人。年毕业于古浪一中,做过木工,干过铁路民工,年参加教育工作,先后评为古浪县先进科技工作者,武威地区骨干教师,武威市优秀教研工作者,古浪县兼职督学。现退休,居于武威。 授权发布,版权归作者所有 往期精彩回顾清晨,从东山传来了一组照片东山丰光?我的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