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季万物更迭之际,新疆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投入植树热潮当中,4月以来“万人义务植树活动”也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火热开展,与平原、沙漠地区植树不同的是,在乌恰县植树更为艰难,因为这里全部是戈壁石头地,但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经过7年的努力,乌恰县成千上万各族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组成的植树大军,硬是把70万亩戈壁石头地披上了令人欣慰的绿色 付志力说,生态建设为乌恰的经济发展、社会一派和谐提供着强大的动力,近几年,昔日荒芜之地变成了绿洲,全县沙尘暴天气明显减少,生态环境和气候明显改善,百姓安居乐业,正是离不开生态建设的作用 乌恰县地处帕米尔高原,全县99.8%的面积以山地、戈壁、荒滩为主,这里风沙大,沙枣蜂蜜的功效环境恶劣,老乌恰人常用“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氧气吃不饱”来形容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 近年来,乌恰县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理念,举全县之力,加大植树造林、园林绿化力度,先后建成了南山生态林、东山生态基地、玛依喀克基地、阿克林果基地等造林区域,逐步将一片片沉睡着的戈壁荒滩石头地改造成绿树如荫、繁花盛开的花园、果园,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乌恰县环城河内外环带和口岸园区总部区北延环城河两侧,投资千万元规划建设的集休闲、娱乐、健身、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环城生态长廊”正在加紧建设当中,届时,长廊周边的“南山、环城、玛纳斯、双拥、民族”五大生态新疆特产沙枣公园将齐靓边城,乌恰县的城市生态功能也将进一步获得提升截至目前,乌恰县城绿化面积已达600万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7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2.3平方米,城区规划区绿化覆盖率达15%、建成区达40%以上(完) 在乌恰县康苏镇植树造林基地,每一个树坑都挖得非常标准,而在树坑旁边堆着大大小小的石头,这些直径平均都在15厘米左右的石头都是当地干部职工、群众在植树造林的时候挖出来的,而一些特别大的石头都已经被当作基建石拉走了,放眼望去,不久的将来这里也将被一片绿色包裹 据该县统计数据显示,为了打破“遍地戈壁无绿洲”发展瓶颈,2007年,结合戈壁产业实施绿化工程,7年间,乌恰县县域周边50多万亩、县城40公里和100公里以外的两处20多万亩荒漠、戈壁石头地披上了沙枣怎么吃绿色 地下煤资源丰富的康苏镇原先是一座工业重镇,采矿让这里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近几年,康苏镇在区域内1850亩荒地种植各类树苗70余万棵,极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目前,该镇还在对域内荒地进行绿化,先后对沙枣树、白杨树、塔松等品种进行实验种植,并取得良好效果 该镇牧民买买提·吐孙江每年都来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他说:“因为环境实在恶劣,刚开始种下的树苗都很难存活,我们就在次年进行补种,虽然历经千辛万苦但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5年前一片片荒芜的戈壁荒山如今处处是一栋栋牧民定居楼房,从前尘土飞扬的小镇现在到处是花园绿地,植树造林也锻炼了康苏人的意志,而我在这里种下的100棵树如今正在茁壮成长” 据乌恰县林业局局长付志力介绍,沙枣树的功效2007年,乌恰县提出向戈壁进军、发展生态绿化林、打造高原特色林果业的发展思路,同时号召全民义务植树在乌恰县,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六七岁的孩子,人人都是生态建设的参与者,广大干部群众战严寒、顶风沙、冒酷暑、顽强拼搏,所有参加过义务植树的乌恰人都会有同样的经历和感受:这不是在种树,这是在打一场向脆弱环境亮剑的生态文明战役 一层层生态林已成为乌恰县的生态防护林带,一片片防护林带更如同巨大的屏障,遮挡着风沙侵蚀乌恰县城付志力告诉记者,现在,乌恰县生态防护林连片种植项目每年都将扎实推进2万亩,保证种下去就能成活、成林、见实效,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也从2007年的0.49%提升到了现在的8%为了向戈壁要效益,2007年以来,乌恰县还采用高广场舞沙枣花儿香效滴灌技术,在阿克建立特色林果基地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目前已完成林果种植总面积3.5万亩,其中经济林2.3万亩,生态林1.2万亩,结束了乌恰高原上“无果”的历史预计,“十二五”期间,晚熟林果面积将达到10万亩以上,实现农牧民户均10亩林果的目标 患白癜风可以要孩子吗昆明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