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有一支活跃在民间的业余合唱团----水之声合唱团。和大多数业余合唱团一样,他们主要是由一群叔叔阿姨大叔大妈们组成,是一群普通的人,但是他们又是一群快乐的人,一群有故事的人,今天就想说说这支队伍中曾经的一位。斯人已去,然,音容笑貌依存。 谨以此文纪念智小泉大姐 “骑着马儿走过昆仑脚下的村庄哎,沙枣花儿放幽香……”这首好听的西北风格歌曲,是含弓老师带着我们唱的第一首合唱曲。,时间真快,一晃10多年过去了,回首望望,感慨万千。如今,水之声合唱团已逐渐成长成熟。团员们虽然有进有出,但团队的精神,团队的文化早已根植在每个新老团员的心里,就象那沙漠中的沙枣花:无所求,不骄艳,散发着淡淡芳香,顽强的绽放。我没见过沙枣花长什么样,也许见过但没在意,但歌里描述的:沙的宽广,枣的朴实,花的芬芳却让人对它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因为歌唱,我们认识了沙枣花,也因为歌唱,让我们认识了象沙枣花一样美丽的她,和她在一起歌唱,充满了欢笑。 她离开我们1年了,但我却感觉她还在我们的队伍里,无论是一次成功的演出,还是一次志愿服务的活动,甚至一次日常的排练,都仿佛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我们深深的怀念她。 因工作上的原因,我在上世纪90年代就认识了她,我们常在一块儿研究工作,安排活动。特别是省直机关医疗互助改革时,我们一块儿调研,一块儿讨论,相处合作的非常愉快。她常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用她独特的风趣幽默,给大家带来欢喜和快乐。其实在部队时我就耳闻她的故事。她的幽默、开朗、热情大方,总让周围的人印象深刻,人称“开心果”。每当春节、“八一”等开展文艺活动,她总有表演让大家开怀大笑,小品《打针》那近乎本真的表演至今回味起来还是令人忍俊不禁。熟悉她的人都喜欢和她在一起,享受快乐,感受阳光,感受满满的正能量。 记得刚重新组建合唱团时,我们大家在一起自我介绍,她说:“我来这呀,是因为爱好唱歌,找个乐事呗,”这也许是大多数团员刚入团时的普遍想法。可她那即象大姐又象朋友,热情真诚的性格和善良可爱的性情,使她很快赢得了大伙儿的信任,在团里最需要一个主心骨的时候,众望所归,她成为了合唱团的领头人。从那时起,欢声笑语就围绕着我们,亲情友情就伴随着我们,她就像那在沙漠中盛开,戈壁上绽放的“沙枣花”,吐露出了泌人的芳香,美丽暖人。 我们得过很多表演奖,在含弓老师的指导下,演唱水平不断提高,逐渐走出了一条“水之声”成长道路,形成了水之声独特的“团文化”:我们每月为当月生日的团员庆生,我们每年评选年度优秀团员,我们把爱融入了歌声,在“爱在歌声里”无怨无悔的从事公益事业。每次外出演出或与其他团队合演合练,水之声团员表现出来的守纪律、有涵养、讲大局、懂礼貌,都能得到其他团的认可和赞许,而这一切都与她这带头人分不开的。团里无论大事小事,她都亲力亲为,不是她不懂当“领导”,而是她知道,这样的团队,自身的言行举止才是最大的感召力。有一回排练结束后回家,我突然想起忘了一件外套在排练场地,回头去取,却看见她在默默的扫地,整理桌椅……,而这竟是她的常态。她关心着每一个团员:谁的家人病了,谁家的孩子该上幼儿园了,谁家有什么难事了,她都挂在心上极力去关心帮助,甚至个别团员闹情绪,她都尽力去协调,团里有她在,大家都安心。那时我想,是什么东西让她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喜爱呢?后来终于有了答案:有一次团庆活动,她和云雪、王芳表演了一个女兵舞,三个人身着紧身的女兵装,英姿飒爽,柔美、干净、大方、优美的舞姿,赢得大家热烈掌声。她的个头没有云雪高,她的舞姿没有王芳美,然而她那一脸灿烂的笑,却让大家好温暖,好贴心,那笑真美!那一刻我顿悟:她是在用真诚的心与我们交融啊! 好一朵美丽的沙枣花! 可是她走了,走的那么急促,前几日还戴着氧气罩为我们的演出加油,几天后竟不辞而别了,所有人都懵了,真的吗?不会的!不可能啊!十年,讲好我们要再唱个十年的,她怎么就独自走了呢?她生病时,我们并不慌张,大不了长期与病魔斗争呗!她还在我们中间,我们还可以一起唱的。我们要再唱十年,甚至二十年,唱它个天长地久,唱它个荡气回肠! 然而,她走了,无论亲人们,甚至医生们如何挽留,她还是走了! 她走了,去了天国那一边,从此,再也不能看到她的身影和可爱的脸庞,她也再不能听我们弹琴,听我们歌唱…… 是啊,天国,那里没有病痛,那里没有忧伤,那里鸟语花香,那里四季都长青呢,沙枣花就在那里静静的,静静的绽放……。 她走了,远行复远行,永远也不再回了。可她不会寂寞,她一定能时时听到人间里我们在歌唱! 小泉姐,歌在,你亦在! ——写在小泉姐离开我们一周年的日子 斯人已去,音容笑貌犹存。小泉生前的二段视频在阅读原文中编存----编者 楼小军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