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湖,一个新疆昌吉州五家渠的小镇,是农六师团的团部所在地,也是我出生的地方。7月上旬,终于回去看一看。掐指一算,从年离开到现在,已经有三十二年了。 从五家渠开车一路向北,马路宽了,但是路边的树木却矮了。记忆中的参天白杨和婆娑的沙枣树都去哪里了?记忆中的麦田和西瓜地都去哪了? 女儿听我说起沙枣,顿时来了兴趣。追问那是什么好吃的东西。我栩栩如生的告诉她,夏天沙枣花如何的香气扑鼻。秋天沙枣果如何的美味香甜。但她却无法体会当年我和小伙伴们爬树摘沙枣、瓜地偷瓜、盐碱滩上捉蜥蜴、老龙河里戏水,如此等等、无法枚举的快乐时光。 车越来越接近蔡家湖,女儿兴奋的大呼小叫。大城市出生的她,哪里看到过农场的景象。看到路边不时走过的牛、羊、狗都开心的笑着咯咯不停。 坐在后座的父亲忽然轻轻地叹了口气,说:“要是碰到个熟人就......”后面的话音忽然小了下去,不知父亲说什么。 其实,我理解那份心情。这个地方记载了他18岁到42岁青春岁月,他在这里成家立业,结婚生子。现在已经是七十多高龄的他又故地重游,又让他打开了记忆的阀门。我脑海飘过一首唐诗: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车终于驶进了蔡家湖,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当年那个宁静、整洁的小镇被杂乱无序的商铺和格调单一的建筑所取代。但偶尔也能找到当年,现已破败的房子。 来到团部广场,那是当年蔡家湖的中心。重大活动都在那里进行。记忆最深的是年三个伟人逝世后,我们小孩在这里跟着大人默哀悼念;当然更多的是快乐,在这里,春节赏花灯,夏夜看电影、秋天捉迷藏,冬天打雪仗。一年四季的快乐时光都在这里。 现在,它是亮剑广场。原来当年驻扎蔡家湖屯垦戍边的部队颇有来头。在广场的中央,有一块石碑,记录了当年部队的来历。我把它抄录如下: 碑文如下: 新疆兵团农六师一O三团前身是八路军师旅团,八路军师新九旅二十五团,八路军师新四旅二十五团,西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新四旅第三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步兵第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五十一团,是电视连续剧《亮剑》的原型。 在抗日战争中,参加范村“麻雀战”,响堂铺伏击战、苏正伏击战、百团大战、秋季破击战、林(县)南战役等战役;在解放战争中保卫延安、攻占平源、夺取天水、解放西安和兰州,参加大西北各主要战役九十八次,部队进入新疆后,一九五O年至一九五一年参加北疆剿匪平叛战斗九十七次,屡建奇功,是“亮剑之团”。 一九五二年二月,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五十一团和四十九团由此屯垦戍边,开发蔡家湖。担负起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光荣历史使命,一九五三年六月,部队集体转业更名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六师第十六团,进驻蔡家湖荒原,创建军垦农场,一九六九年改称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一O三团。 二O一二年六月立 没想到,我出生的蔡家湖居然是当年那个神一样的部队驻扎的地方。在我小的时候,我的身边或许有很多战斗英雄,他们默默无闻的工作和生活。假如没有《亮剑》这部戏的热播,我也无从知道这支英雄部队的历史。 来到了我们的子弟学校。当年这里是团场的精神伊甸园,也是我的父母挥洒汗水和青春的地方。年恢复高考后,团子校的师生奋发努力,一度成为农六师高考升学率最高的学校。从这个农场子校也走出了很多优秀的学子。 教学楼前有一座命名“扬帆”的雕塑,这是88届学子林汇钦(林涛)和姚忠平年出资捐建的。旨在激励学弟学妹们努力向上。他们俩人都是我的好朋友。如今林涛在北京,姚忠平在广州。一南一北,事业都有建树。 蔡家湖,这个小镇,对于地球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从那里走出来的我们而言,它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一站。 沧海桑田,它不再是你记忆中的小镇,但又有什么关系呢?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我们始终无法忘记我们出发的起点。 转自:青春增彩蔡家湖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