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嘉峪关,我们直奔河西走廊的最后一站:敦煌。刚出嘉峪关市,路两旁看到有田地,农舍,还有高高低低的白杨树,这是河西走廊最西端的绿洲。田地里有葵花,油菜,小麦等各种农作物,村庄掩映于其中,一派典型的西北农村风光,过了玉门服务区,绿色褪去,映入眼帘的又是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蓝天白云下,公路像一条黑色的带子伸向远方,车很少,感觉进入了无人区。风很大,我开着车感觉方向盘抖动的厉害,侧风刮着车似乎有点飘,大概行走了两个多小时,戈壁滩上出现了一组组、一排排的风力发电机组和电网,很壮观,巨大的白色风车随风转动,把肆虐的狂风变成宝贵的清洁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这里就是著名的世界风库:瓜州,它是古代丝绸之路西端的商贾重镇,唐朝时称为瓜州,民国时期改为安西,年又恢复瓜州的称呼,现在是我国的棉花基地、河西粮仓、风电之城;这里盛产的蜜瓜很甜,路边有很多卖瓜的摊子;还有各种造型的根雕,是用当地的沙枣树根雕的,是这里的特产。瓜州是连接玉门和敦煌的交通要道。 我们到达敦煌已是傍晚,感觉这个城市不大,但很干净,规划也很整齐,同学带我们吃了当地的特色小吃:黄面驴肉,很好吃。夜幕降临,我们漫步在这座古城,美丽的党河静静的流过这座古城,沿着滨河路走可以看到河两岸的仿古建筑灯火璀璨,流光溢彩,倒映在水中,如梦如幻,美不胜收。好像穿越到古代的某个都城。敦煌古称沙州,在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名城,在汉代就有建制,南枕祁连山,西接罗布泊,北靠北塞山,东峙三危山,是沙漠中的一叶绿洲。 鸣沙山和月牙泉在库姆塔格沙漠边缘,离敦煌市区约5公里,黄沙与清泉相伴,简直就是沙漠中的一大奇观。远远望去,沙丘高低起伏,蔚为壮观。从山顶下滑时,就会听到咚咚咚的响声,似敲锣打鼓,让人胆战心惊又颇感刺激,鸣沙山因此得名。 当我们从山下往上爬时,上一步,往下滑半步,鞋里灌满了沙子,爬一阵就没劲了,好不容易爬到山顶,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月牙泉似一弯新月依偎在鸣沙山下,沙丘环抱之中,月牙泉就像天的镜子,沙漠的眼睛,因为地势的关系,刮风时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往山上流动,所以月牙泉永远不会被沙子埋没。 正如同学写的诗《回忆鸣沙山》里这样描述:你是大漠撤退时留给戈壁的最后一份牵挂,月牙泉是绿洲惜别时流在你胸口的最后一滴相思之泪,命运让你们相伴相生,你有大漠的粗犷骠悍,她有绿洲的秀丽清雅,就这样近在咫尺,却远似天涯,只有相互坚守,才能长相厮守……(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