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沙枣林子

沙枣林子是孩子的乐园,小伙伴们几乎天天光顾那个地方。

那天,方圆好像有特别的重大发现:先是左顾右盼了一阵,继而蹲下身子,摘下帽子,猛抓一把沙,轻轻地丢进帽兜儿里。索性趴在沙地上,瞪大眼睛,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扒拉着帽兜里的沙粒儿,仿佛在寻找什么。

发根走过去,朝方圆屁股上踢了一下,高声喊:“喂——鼻涕虫,发啥神经?沙土里又没有黄金,咋不快点儿帮我掐菜呀?”

方圆不理不睬,仍趴在那儿,小心翼翼地扒拉着帽兜儿里的沙粒儿。猛然“哧哼”两下瀑布似的鼻涕,阴阳怪气地冷笑几声:“呵呵呵——此宝乃是活宝也!终于逮住了!这是一种新的生物!我可以自豪的说,村长走南闯北,活了六十多岁,肯定也没见过!”

我和发根凑过去,方圆倒掉帽兜儿里的沙土,把捉到的小虫子放进去。顺着方圆手指指示的地方,平生第一次看到一只长相古怪的小虫子:那家伙儿头小,肚子大。咋看上去,就是一颗黑豆粒儿大小的沙块儿,难怪方圆寻了这么久!论其长相么?形体轮廓倒像个小乌龟。“龟壳”上似乎有一道道皱褶,看上去犹如老太婆额头上的皱纹。最奇是它的小脑袋,其上长有两个半圆形的“铗子”。凑近了,仔细瞧,还可以发现那“铗子”上有许多形如细毛的刺儿,显然,这是它的“武器”。

“嗳——虫子是不是死了,咋一动不动呢?”发根用一个指头推了推它的头部。

“这家伙诈死!”方圆捉一只蚂蚁往它旁边一搁,那虫子微微动了一下,头上闭合着的“铗子”突然张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啪”的一下,就铗住了蚂蚁。那蚂蚁似乎中了小家伙的魔法,只是象征性的“折腾”了几下,就乖乖的一动不动了。

方圆给新发现的虫子起名叫“沙狗”。

我和发根一下子有了兴趣。丢下菜篮子,争着、抢着要方圆传授捉沙狗的窍门儿。

方圆“吭哧”几下鼻子,学着发根的样子,两手叉腰,对着发根“嘿嘿”傻笑几声:“不好意思,想学,得交学费!”

“啥学费?”

“给我擦擦鼻涕!”

发根没办法,闭上眼睛,慢腾腾地伸手去擦方圆的鼻涕。不料方圆早有准备,“哧哼”一声,从那深不见底的“防空洞”(鼻孔)里喷射出两股“激流”,不偏不倚正落在发根的手掌心里。等发根睁开眼睛,看到那黏黏的、黄黄的、腥腥的一团“龌龊”时,恶心得死去活来。只得把手插进沙土里,搓了又搓,嘴里喃喃呐呐的骂:“熊孩子!猪——狗——猪狗不如的东西!”

我和方圆笑得在沙地上打滚儿。

笑完了,方圆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两三儿,你爬树像猴子,村北地大杨树上有一窝斑鸠,赶明儿得给我捉一只小斑鸠!”

“小事一桩,只要不让我给你擦鼻涕,干什么都行!”我把胸脯拍得“嘭嘭”响。

经方圆提醒,我们发现沙地上有许多漏斗状的沙洞,深约二、三指,那就是沙狗的家。这家伙嘴馋得很!随便找上一只蚂蚁啦、蜘蛛啦、青虫啦,丢进沙洞里。沙狗特警惕,自家门口稍微有一丁点儿动静,它就会“啪”的一下,腾起身子,铗住猎物,晃动几下身子,拖拽着猎物钻进沙里,眨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为了多捉、快捉沙狗,方圆说出了他的绝招:一丢,二盯,三抄,四推,五捉。找一个大一点的沙洞,经验是沙洞越大,沙狗的个头儿就越大。把蚂蚁丢进沙洞,二目紧盯那蚂蚁。一旦沙狗蹿出来,夹住猎物,手掌立马倾斜包抄沙洞,把抄出来的沙土放进另一手掌心里,用指头轻轻推平手心里的沙粒儿,铗着小虫子的沙狗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喽。

方圆别出心裁,在沙地上挖了一个巴掌大的圆坑,掐一片蓖麻的叶子,镶了里子,把捉住的沙狗放进去。呆在那里愣了一会儿,让我和发根想办法捉几头马夹子来,美其名曰——观“虫斗”!

捉马夹子?亏方圆想得出。马夹子个头儿比沙狗大很多,身子红得发紫,细长。三角形的脑袋,赤色,有触角。腹部末端有铗子状的尾须,又壮又利。

我和发根都是捉马夹子的行家。沙地里极少,得跑到河沿、沟边的草棵子下面,抑或灌木丛的地缝里。很快,发根和我都捉来几头马夹子。

马夹子斗沙狗,拥有的“武器”相同,只是位置一前一后。二虫相遇,狭路相逢,加之方圆的奇思妙想,蓖麻叶上燃烽火,鹿死谁手有看头。

不知方圆导演的“虫斗”如何?我和发根都很期待。

观虫斗不亚于看大戏。能看出“门道”来,叫识戏;能讲出“门道”来,那叫入戏。我和方圆是光腚发小,做梦也想不到他竟对虫斗有“研究”。

方圆指着碗口大,铺着蓖麻叶子的沙坑,一本正经道:“这叫‘绿斗台’,蓖麻叶子受光的一面为‘阳’,鲜亮,光滑;背阴的一面为‘阴’,暗淡,粗糙。争斗,诡道也!斗台铺叶子也是有讲究的,要有阴有阳。只有阴阳交错,加之人为设置的草叶啦、树皮啦,决战的场地才会出现高山、平原、沼泽、江河……才有看头儿!”

发根一脸不屑,对着方圆“呸”了一声,吐了口唾沫:“你这个又方又圆,啥时节开始琢磨起八卦啦!”

方圆旁若无人,继续讲他的“虫斗经”:“看虫斗,还得讲方位:听我爷爷讲,东西南北上下叫‘六合’,观枝条上的螳螂捕蝉,就得取下位;看绿斗台上的虫斗,就取不得下位!发根,您是老大,‘六合’之中,就请您老人家先选个方位吧!”

“要南方!”发根抬头看看快要正南的太阳。

“东方红,太阳升。我要东方!”我挪动了一下身子。

“‘花岗岩’后退,梁三向前,听我口令,趴下——”

方圆取了西位,蹲着。我和发根找准位置,趴下,双手托起下巴,探着脑袋,瞪大眼睛,胸中溢满了好奇与激动,静听“鼻涕虫”(方圆)那阴阳怪气的奇谈高论:

“瞧那沙狗,雄踞在斗台正中,弓腰,缩颈,蜷曲,岿然不动,这叫‘姜太公垂钓’!再看那马夹子,急躁如遇险之兔,落荒如丧家之犬,溜着坑沿儿,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两根触角摆来摆去,这叫‘儿女情长’!待俺打它几板子,撩拨、挑逗一番,如何?”

好方圆,顺手掐一茅草叶子,朝那马夹子头部,“啪啪啪”就是几“板子”,小家伙立马懵了,三角形的小脑袋转来转去,腹部末端的尾须一下子翘得老高,一开一合,忽上忽下,忽左忽右……

“看见没有?肉食性昆虫天性爱斗,马夹子激到了这个份上,叫‘开——锣’!”

“啥叫开锣?”发根脸上写满了疑惑。

“唱大戏之前做什么?敲一阵子锣鼓哇!传达出的意思很明了——戏,马上要开始了,再不来可就晚喽!虫斗‘开锣’也是一样!”

我屏息静气,连眼皮儿也不愿眨一下。

这时,斗台正中,蛰伏不动的沙狗突然伸出脑袋,晃动一下身子,闪电般率先出击。头上的铗子朝那马夹子颈部刺去。不料,受那马夹子尾须凌厉一摆,加之“地面”(叶子)为“阳”,足下用力过猛,“骨骨碌碌”,整个身子如同旋转的陀螺,滚到了斗台的另一边。

“马夹子,咋不冲……冲啊?”发根喊起来。

“沙狗,快,快……快发出第二次冲锋!”我也跟着叫起来。

“别看沙狗凶相善斗,它本不是马夹子的对手,最多一个回合,非死即伤!”方圆胸有成竹。

“不见得——我看好沙狗!”发根不以为然。

说话间,那马夹子好像嗅到了猎物的去向,掉转脑袋,一个饿虎扑食,朝沙狗奔去。说时迟,那时快,翘起的尾须铗住沙狗的一瞬间,沙狗的铗子也死死地钳住马夹子的腹部。相对沙狗来说,马夹子算是庞然大物,只见它尾起铗合,“咯嘣”一下,可怜的沙狗已是身首异处。

“沙狗头掉,叫‘落瓜’!其实,那马夹子外强中干,梁三,找两头大个儿沙狗,放进去!”方圆对着我发号施令。

此时的马夹子斗志不减,雄赳赳,气昂昂地翘起尾须,前足抱起沙狗的头颅,那神态,那气势,如同凯旋归来的将军。谁承想,一场搏杀,仅换来片刻的宁静。猛抬头,两头沙狗已杀至眼前,不得已,仓促应战,两只沙狗的大钳一左一右牢牢铗住了它的腹部。那马夹子真有一股子蛮力,一个“鲤鱼打挺”,掀翻那两只沙狗,以“泰山压顶”之势,仿佛小铲子割韭菜似的,灵动的尾须只是上下左右摆动了那么几下。顷刻间,“咯嘣”,“咯嘣”,两头沙狗相继命丧黄泉,头颅搬家。

好家伙,连杀三命!我不禁悲从衷来,两颗大门牙死死咬住下唇,正想抬手捏死那马夹子。

方圆高喊一声:“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施主,请住手!善恶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你再看——”方圆俨然成了和尚,双手合抱,慈眉善目。

我扭头一瞧,大事不好,斗台上,那曾经不可一世的马夹子,此时摇摇晃晃,猛然抖动了几下身子,一动不动了,死——了?!

“死啦?”发根一脸惊讶!

“它又没受伤,咋会死呢?”我也纳闷。

“不知道吧!还是听听老衲的高见:沙狗钳住蚂蚁,不到半分钟,那蚂蚁就不动了。这说明沙狗的武器并非只有铗子,铗子的作用只是控制,真正致命的武器是它的毒液。铗子上密生的细毛,也许就是一个个毒刺儿……马夹子是个大家伙,虽说第一只沙狗‘狗头落了地’,但它死之前,已往马夹子身上注入了毒液。马夹子之所以没有立即死去,是因为剂量较少,中毒较浅。后来,我又让梁三又捉了两头放进去……马夹子就……就不得不死啦!”

“噢——原来这样!”发根惊诧得合不拢嘴。

“哇——方圆!你快赶上咱村里的钱秀才啦!”我一激动,顺势抱起了方圆。

“哈哈哈哈——”方圆狂笑不止,“哼哧哼哧”,那不争气的鼻涕哟,不偏不倚,飞流直下,自我的额头、鼻梁、下巴,汪洋成一条明晃晃的“小溪”!

哈哈哈哈……

沙狗的故事讲完了。直到如今,翻阅了几本书,才弄明白:所谓的沙狗者,其生物学名叫蚁狮,会在沙地上挖出漏斗状的洞穴,藏在底部悄悄等待,伺机突击蚂蚁等昆虫,然后将其毒液注入猎物体内,使猎物麻痹,再吸干其体液。蚁狮的成虫叫蛟蛉,外观和蜻蜓非常相似,但体形较为娇小、柔弱。

马夹子,生物学名叫蠼螋(qúsōu),栖息在土中,腹部末端铗子状的尾须,又壮又利,这是它的攻防“武器”和挖土工具。雌蠼螋是非常慈爱的“妈妈”,排卵时,在土中挖出宽大的育儿室,保护幼虫直到它们能觅食和自卫才离开。

向被我们杀死的蚁狮、蠼螋、蚂蚁等昆虫默哀、致敬!

作者简介:

梁泉清,山东省东明县第四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在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类文章50余篇,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老小孩儿”“书呆子”。曾作自嘲诗——“写作教书吃饭,粉笔讲台黑板,师生朋友习惯。永不自满,挑战自我非凡!”打小爱好文学。

更多精彩:

粱泉清:高香芝(短篇小说)

粱泉清:养猪情结

梁泉清:耄耋苹果

粱泉清:玩伴()

刘相云:遭遇爱情

李月如:夏日情怀

庞小梅:U盘哪里去了

耿彩霞:我愿换您岁月长留

贤秀霞:写给母亲

张玉芳:我的父亲

任盼景:磨砺中迈向坚强

程玉庆:男人堆里的女人们

杨松霞:先生养狗记

崔中华:让夏夜拥有一只蟋蟀

袁捧菊:女儿给我上了三次课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严正声明:此原创作品,未经本平台正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或转载。构成侵权的,我们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平台坚持原创,是多家报刊的重要供稿基地。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河南站







































治疗白癜风哪里好啊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看的好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