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9-1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总第期

新版NO.96期

作者张子涵

作者简介:张子涵,女,网名:朝阳,九天揽月;甘肃古浪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喜欢文学,尤爱诗词,先后在中国诗词网、诗词歌赋网,散文网,短文学网,作者联盟,诗者联盟,诗词歌赋酒茶、当代一线诗人样本,文学沙龙等平台发表诗词文章。年度获得国际城市文学论坛“位城市文学影响力诗人”奖项。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

我的家乡海子滩镇

子涵

海子滩镇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东北部,腾格里沙漠南缘,地处景电二期工程古浪灌区腹地。(景电工程:景泰川电提灌工程,提黄河水灌溉古浪县农田)。

家乡的历史渊源颇为曲折,仅从解放后来说。年设海子滩乡,属裴家营区辖;年裴家营区合入东山区划归古浪县;年初大跃进时,海子滩镇并入钢铁公社,12月古浪、天祝合县,归属天祝县;年合入大靖公社,同年8月,又分归裴家营公社。年12月古浪、天祝分县,属古浪县;年1月,农村体制改革时,设海子滩乡,属裴家营区;年4月与冰草湾乡合为海子滩乡;年9月,又与冰草湾乡分乡,并把部分区域划归海子滩乡;年撤乡建镇设为海子滩镇;年冰草湾乡并入海子滩镇。

------题记

年芒种节刚过,我出生了。从此海子滩镇李家窝铺村成了我今生铭心刻骨牵念的地方。

家乡地处沙漠边缘,距离明长城旧址不到20里路,因此老人们常说,我们生在明长城以外,属于塞外之域,算是匈奴的后代。这话没有得到历史的考证,但家乡人民世代勤劳,勇敢,豪爽,洒脱,桀骜不驯的性格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被传承升华。

据父亲所讲,上世纪50年代的海子滩,出了明长城旧址北望,就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与无数小沙丘,远远望去隐隐约约只能看见一棵孤零零的大树,为此把这棵树所在地命名为“一棵树”村,与我的家乡李家窝铺村紧紧相连。

我出生后,家里人已经不再住小地窖与窝铺房,有土坯房可以住,同时每家也都有一个独自的院落。那时家乡还在集体大锅饭时期,所有财产归村上所有,劳动所得通常以“工分”多少的来分配,按人口或人均分配实物比例不多见。为此,每一家都在努力地挣“工分”,“工分”越多,分到的粮食与实物就越多。我们家五个女娃娃,父亲在外地教书,我们姐妹们都小,重体力活也参与不了。即便如此,妈妈还是特别努力地挣“工分”,以便到年底可以兑换一家人的口粮。

每到年底,村里按“工分”分配粮食与物资时,我家总是很少。如果村上按人口分粮食,我家只能分到按“工分”分过后的次产品,为此我家的家境在村上很是寒酸。尽管如此,我的父母亲却用坚定的信念引导我们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如何学习,这给予我们有意义有记忆的童年。

那时候,村上只有一眼井,吃水都是用池塘蓄水。而交通工具主要是牲畜套车,如马车、驴车、骡车、牛车,除此外,就是人力车。而锅灶用煤,更不多见,多的是用沙漠中的沙棘,或者用牲畜的粪便生火,暖炕。

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虽然物质条件很匮乏,但“年”还是过得很正规。刚刚进入腊月的门,母亲就与奶奶,婶婶们结成对开始推磨预备过年的面粉。那时最原始的磨面机就是驴拉石磨,用石磨碾麦要好几天才能将供一大家子食用的过年面粉磨好,期间是很费人力的,母亲总是默默坚持到最后。有了面粉,随后就要蒸馒头。因白面太少,白面馒头就成了年三十晚饭的奢侈品,也是招待尊贵客人让主人颇有面子的食物。物资匮乏,品种太少,母亲要将做好的“年货”贮存起来,然后慢慢分配。后来,过年拿六个馒头做为“礼行”串亲戚成为那个时代的时尚。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将改革开放、“包产到户”的政策如春风洒遍神州。我的家乡也不例外,家家分到了承包耕地,分到了饲养牲畜,分到了农用工具。每家每户拿着分到的东西,脸上喜气洋洋,满怀信心,心怀期待。走在村里,到处都能看来欢天喜地的人们,大锅饭时代结束了。

有了政策,就有了奔头;为了改变风沙侵袭农田的状况与现实,村上组织家乡人民在耕地边上,村子边缘,开始用沙土柱打2米左右高的“风墙”,来阻止黄沙入侵农田,阻止“一碗水半碗沙”的现象天天发生,同时也在房前屋后,耕地附近,种植成活率高的沙枣树,白杨树......

春有播种,夏有凉,秋有收获,冬有雪;家乡人民在四季的风雨中,改变着环境,改变着生活,改变着历史的进程。

“包产到户”的第一个年头,各家各户迎来第一个丰收年。我们家也在小叔叔的帮忙下,收获着农田庄稼,收获着妈妈点种在农田地埂上的大豆、葵花......

那时的夏收,是那样的辛苦,没有机械收割,只能用镰刀一把一把地收割。大姐、二姐总是随着爸爸妈妈天刚刚亮就出发,星星满天才回家,忙碌在农田地、麦谷场...而我们小的三个姐妹,在家喂猪喂羊,拔草做饭。

有田地,就有希望;有耕耘,就有收获;我们开始吃上白面馒头,我们的饭桌上有了肉菜,水果也开始进入百姓人家。

那个中秋节,爸爸切出月牙“西瓜”,妈妈洗净桃子、苹果......姐妹们争先恐后端出妈妈蒸得“车轮”大的月饼,放满桌子,月亮是那么的明亮,夜空是那么的美丽,小院里洒满柔和的光,看家护园的爱犬趴在我的脚上,让母亲喂得油光锃亮的骡子悠闲地吃着新鲜的饲料......我们围在桌子边,听爸爸讲故事,听妈妈说过去,月光轻柔,月下喜悦欢唱。

家乡在父辈的劳作下,天天变,年年变。而改革的风如同行进中的旗帜,为家乡人民指明了方向,为家乡人民规划了宏图,为家乡人民奠定了信念,跟着党走,是家乡人民心中的航灯。

家乡开始通电。家境好起来的人家开始购置电视机,用“一个鸡蛋”做为门票,组织大家观看很火的电视剧《霍元甲》;有了电,我们家也买了收音机,爸爸让我们姐妹每天下午听“小喇叭广播电台‘孙敬修爷爷讲故事’”;有了电,村上有人买了电动推磨,石磨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有了电,用煤油灯的时代划上了句号,妈妈再也不用在昏暗的灯下做针线。

家乡开始通公路。“要想富先修路”,先是沙石路,后是柏油马路。有了路,手扶拖拉机、农用三轮车、摩托车粉墨登场。我们外出出行,上学,走亲戚,不再只是靠徒步,不再只是套马车,不再只是骑自行车。

通电通路打机井,家乡一片热血沸腾。多了几眼井,农田减少沙漠化;多了树林成活率,家乡有了绿色看。变化是家乡人民在创造,变化是改革开放在推进。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家乡迎来“包产到户”后最大的巨变----景电二期工程贯通家乡。从此,家乡平田整地,新修渠道,扩大农田。滔滔的黄河水引进了家乡,曾经的沙丘因黄河水的浇灌一夜之间变为万亩良田。家乡一跃从井灌区变为古浪县最大的粮食产区。而此时爸爸妈妈为了我们姐妹几个读书,离开了家乡,到父亲工作的学校大靖镇居住,随后家乡与我梦魂牵绕。

生在家乡,长在家乡;无论走多远,思念的心如天空的星;无论身处何方,家乡的人,是牵挂的念;无论走哪里,家乡的水,是生命的源。

待到我工作之后再回家乡。家乡变了,变得我认不出来了,阡陌交错的道路,整齐划一的农田,庄前屋后的绿化,宽敞明亮的庭院;家乡变了,小时候的“风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成片成林的绿化带;现代化的大条田替代了原有的“方块”地;小作坊没有了,厂房建了起来......

我爱我的家乡,我想念我的家乡。

新的世纪来了,新的使命也来了。奔小康,建设美丽和谐新农村成了家乡发展的主题。世纪初,家乡的经济发展指标遥遥领先,成为甘肃省百强村。

进入家乡,随处可见景电二期工程的主干道与辅助斗渠。因为有了水,风沙减退了,沙丘变良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家家户户换了新颜,土坯房没有了,高大宽敞的“八廊”房成为新农村的新标配。

坐在叔叔家的新房里,喝着自来水,满屋新式家具一应俱全,电脑网络入村进户。

小时候嬉戏的小平地成了村上用水泥硬化的小广场。每逢节日,这里举行活动,欢歌笑语,载歌载舞。新时代新理念,新时代新气象。

家乡发展的脉搏与党中央一直一脉相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不是虚无飘渺,不是凭空想象,是实实在在的大手笔,是真真切切的大宏图。

家乡变了,连同四季都随它变了。四季如歌在喉,四季如光撒播,四季因家乡而婉约美丽,家乡因四季而如画长卷。

“一年之际在于春”,春是家乡人民播种的希望;春是家乡人民致富路上嘹亮的凯歌;春是家乡人民用勤劳双手奔小康的麦浪;春,拉响了汽笛;春,拉开了丰收的序幕。看!播种机在隆隆作响;迎春花在随风绽放;树枝吐出的嫩芽与小草树丛的绿地伴着急急的身影在农田奔忙;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只有星辰如卷的记忆;没有无病呻吟的惆怅,只有坚持耕耘的工匠;没有虎头蛇尾的好大喜功,只有与大地相守的执著。改变!每一份努力都在脚下,每一滴汗珠都是陈酿。春末,沙枣花的芳香惊艳着家乡的宽广;小汽车的入驻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小康。

夏季是家乡最美的季节。出了明长城旧址,入眼的绿色映衬着蓝天,沙漠边上最大最美的绿洲呈现在眼前。“塞外江南”实属名归。路边的防护林新增了柳树、松树......它们阵列如队,守护家乡,阻风固沙。风儿过后,麦浪起舞;随便到哪里,都有“农家乐”在经营,可以吃到原味的玉米,可以吃到纯正的农家菜,原生态的绿色食品应用尽有。走在农田地埂,有熟悉的农作物,有不认识的经济作物,各式各样,数不胜数。日落西山月上窗,银河夜伴奋进心,除去一天的劳作,换来丰收的喜悦。

家乡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大型收割机纵横驰骋,飞扬起的麦穗瞬间进了收成的粮仓。路边的农用车辆,满载着收获的欢声笑语。变化在四季,收成在秋季。家乡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以祥和为底色的幸福。

冬是安然的,冬是宁静的,冬是平和的。辽阔的大地,空旷的条田,北风寒冬,雪落原野。

冬令时节,准备过年就是冬末最惬意最隆重的事情。忙碌了四季,辛苦了一年,在冬的岁月里,将收获的希望变为满满的粮仓,沉沉的钱袋。富起来的日子,准备年货自然就讲究起来。从各种面食的齐全,蒸馒头、炸油果、做糕点、备小吃...从各类肉食备料,鱼、虾、牛肉、羊肉、猪肉...到老少新衣的购置,新鲜水果的储藏......目不暇接,类目众多。

有了这些,文化活动更是丰富多姿,社火队闹起来,秧歌队扭起来,舞蹈队跳起来......锣鼓声、欢笑声将家乡的繁盛刻录成碟,传遍四方。家乡不再只有曾经,家乡不再只有过去。家乡以新的容颜,新的姿态站立起来,成了我眼中的风景,成了我骄傲的范本。

家乡的水养育了我,家乡的人培养了我,身处他乡祝福家乡,魂归哪里思念家乡。

如今,我已中年,家乡的建设在新时代的号角下,勃勃生机,朝气奋进。“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当下是最美的时光;“撸起袖子,加油干”,文明富强美丽和谐的家乡在前行!

更多精彩内容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好办法
白脉软膏的零售市场价格多少元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