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回顾了4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收获的丰硕果实,也为全球治理和发展提供了一份振奋人心的中国方案。 “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的开辟不仅使我国丝绸、瓷器等传到了国外,同时也给沿线的国家与人民带去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小编就让大家了解一下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奇珍异果。 换个角度看“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是什么?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广义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年至公元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 葡萄 一县葡萄熟, 秋山苜蓿多。 ——杜甫《寓目》 葡萄(学名:VitisviniferaL.)为葡萄科葡萄属木质藤本植物,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被稀疏柔毛,叶卵圆形,圆锥花序密集或疏散,基部分枝发达,果实球形或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 葡萄 吐鲁番盆地的葡萄园 “葡萄从西域传到长安,是“贰师将军”李广利自大宛(费尔干纳)凯旋(公元前年)以后的事。同时传入的还有目宿。据《汉书?西域传》记载,带回的葡萄和目宿被种植于离宫之外。目宿即日本人所说的“马肥草”,现在多写作“苜蓿”。这类来自西域的植物似乎特别适合在与丝绸之路水土条件相仿的干燥地带生长。” “葡萄叶形成的绿荫格外壮观。也许是以丝绸之路干爽的蓝天和黄色的山脉作为背景,才营造出如此壮观的画面。记得有个叫葡萄沟的地方,后面是黄色——其实更接近红色——的山脉,眼前是成行的“阴房”。那是一种用土砖交错堆砌而成且通风良好的建筑物,里面用来晾葡萄干。因为葡萄干不能直接放在日光下晾晒,必须放在阴房中阴干。据说葡萄干是叶鲁番出口量最大的商品。葡萄干可以直接食用,也可用来酿酒。” 石榴 山深熟石榴, 向日便开口。 ——徐渭《榴实图》 石榴(学名:PunicagranatumL.)落叶乔木或灌木;性味甘、酸涩、温,具有杀虫、收敛、涩肠、止痢等功效。石榴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梨要高出一二倍。中国栽培石榴的历史,可上溯至汉代,据陆巩记载是张骞从西域引入。 石榴 石国之木多木瘤 ?“与葡萄同为丰饶之象征的还有石榴,它也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因为据说产自石国或安石国,故名石榴。石国位于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一带。安石即安息,国土曾横跨现在的伊朗至阿富汗一带。其树多瘤,故选“榴”字为其名。在中国古诗文中,石榴也写作“若榴”。张衡作《南都赋》赞美南都(南阳),并列举其圃园中多种多样的果树——樱、梅、山柿、猴桃、梨、栗、栲、枣、若榴、穰橙、邓橘。”? 核桃 枝头叶底不能藏, 独脱无依未厮当。一击浑身如粉碎, 不堪收拾始馨香。 ——释普济《胡桃》 核桃(Juglansregia),又称胡桃,羌桃,为胡桃科植物。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 核桃 ??“在中国,人们为西方的或从西方传入的事物命名时多用“胡”字。例‘胡椒’、‘胡弓’、‘胡坐’(盘腿而坐)、‘胡瓜’之类。胡桃也一样,据说是由张骞从西域带回的西域物产之一。访问和田的时候,我们到郊外散步,出于好奇,我每看到一种树都要打听它的名字。大树几乎都是核桃,说是因皮坚如核而得名。似外刚内柔之质。据说出于这个理由,核桃曾作为贡品献给朝廷。”? 甜瓜 ??忽上?天山?路,? 归期未及瓜。?? ——?骆宾王?《?晚度天山有怀京邑?》 ?甜瓜(CucumismeloL.)是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 哈密瓜(Cucumismelovar.saccharinus),是甜瓜的一个转变。又名雪瓜、贡瓜,是一类优良甜瓜品种,果型圆形或卵圆形,出产于新疆。味甜,果实大,以哈密所产最为著名,故称为哈密瓜。因为味道甜美。据史料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哈密王把甜瓜作为礼品向朝廷进贡,“哈密瓜”便由此得名,并成为新疆甜瓜的总称。 甜瓜 富有神秘感的美味 在清朝,甜瓜每年都要作为贡品上贡朝廷。因是生鲜食品,运送必须十分用心,不但要求尽快送到,还要保证凉爽通风的环境。贡品万一腐坏,后果不堪设想。朝廷把甜瓜分赐群臣,大概要相当得宠的人,才能得到一整个瓜。大部分人只能分到半个或四分之一个。据史书记载,朝廷得知百姓为了运送进贡的甜瓜,饱受劳顿,苦不堪言,于是下令将贡品改为瓜干代替。 风干后的甜瓜味道如何,我没有尝过。甜瓜因为是哈密一带的贡品,所以哈密瓜成了甜瓜的通称。要论瓜的滋味的话,据说公认是鄯善产的为最,其次是吐鲁番,然后才是哈密。 桑葚 桑葚才肥杏又黄, 甜瓜沙枣亦糇粮。 村村绝少炊烟起, 冷饼盈怀唤做馕。 ——林则徐《回疆竹枝词》 桑葚又作桑椹,桑树的成熟果实。又名桑椹子、桑蔗、桑枣、桑果、桑泡儿,乌椹等。农人喜欢其成熟的鲜果食用,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成熟的桑葚质油润,酸甜适口,以个大、肉厚、色紫红、糖分足者为佳。桑椹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燥、乌发明目等功效。桑果古来就是百姓常采用的一种利尿,保健,消暑的鲜果,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其特殊功效。 桑葚 丝绸之路的桑葚 “现在的丝绸之路不再是丝绸的通道,而是成了丝绸的产地。因此,所到之处理所当然地种植着桑树。维吾尔族人尤其喜食桑葚。桑树是为养蚕而种的植物,但在新疆的部分地区,却种植着以食用为目的的桑树。 清朝时,宫中有一棵移植自阿克苏的桑树结了果,乾隆帝特地为此作诗一首。诗的最后一句是:洸洸曾用济王师。‘洸洸’用于形容威风凛凛的样子。乾隆年间清军平定回部(新疆南部)叛乱时,士兵们曾以桑葚代替军粮充饥。诗中赞美的就是桑葚济助王师(朝廷的军队)的这段事迹。” 沙枣 沙枣,别名:七里香、香柳、刺柳、桂香柳、银柳、银柳胡颓子、牙格达、红豆、则给毛道、给结格代,拉丁文名:ElaeagnusangustifoliaLinn.胡颓子科、胡颓子属落叶乔木或小乔木,果实椭圆形,粉红色,密被银白色鳞片;果肉乳白色,粉质;果梗短,粗壮,花期5-6月,果期9月。 沙枣 “沙枣是一种类似胡颓子的植物,果实如樱桃大小。果皮光滑,外观漂亮,味道却极普通。果实水分少,含淀粉较多,可作果腹之用。可直接吃,也可做成干果食用。“糇粮”即干粮之意。”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伴随着贸易的往来。丝绸之路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都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而?如今,“一带一路”给予它更崭新的使命与意义,我们期待它为我们带来更加丰富的物产资源。 换个角度看“一带一路” 图片来自网络,部分文字摘自陈舜臣《西域余闻》 本文由《落叶果树》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落叶果树》! 欢迎订阅年《落叶果树》杂志!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