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2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现在的信众去泰山禅院亲近一下丁愚仁,会感到一种非常殊胜的缘分,但在过去不是,他没什么名气,只是在本地有一些信众听他讲讲佛法,偶尔来几个外地人闭关,还有不少人反对他,而我的故事就从禅院说起。那时候我去同学家玩,同学是个学佛人,他也曾劝过我学佛,我根本就不信,还肆无忌惮地嘲笑他。不过当时生意亏了,想求他借钱,他寻思了一下说:“我们成立了一个道场,你去闭个关,若能闭出来,我送你三千。”所以我为了这三千元来到了泰山禅院。到了禅院,看见有十几个人在客厅里坐着,因为我知道禅院的房子是我同学建的,就没把这些人放在眼里,那些人可能觉着我狂也都不理我。只记得一个面向和蔼的老头,几近低三下四地与我打招呼,同学介绍说,他就是丁老师。就这样,丁老师简单地介绍闭关的注意事项,我哪听得进去,只记得一个专注呼吸。我还开玩笑问:“上去闭关让不让做梦呀?”在进关房时我还说:“我可不信佛法无边,不过上去静静心倒不错。”其实心里想的是那元。关房是一间小黑屋,除了一张床一个茶几外,什么也没有,我睡够了,感觉无聊透了,但又没什么玩的,就试着专注呼吸。咦!真管用,心能静下来,感觉挺好的,可能到了第五天,丁老师给我们送饭,我听见他问隔壁的师兄:“出现幻化了没有?看见什么了?”我纳闷:幻化是什么东西呀?我也要幻化一下。不久眼前就出现了图像,一开始挺模糊的,后来越来越清楚,真是太好了,想看什么就有什么,这是我就起了一个念:释迦牟尼长得什么样?接着眼前出现了释迦牟尼,是他小时候的图像,大约有11、12岁,他的眼神有点忧郁,穿着红色的服装,样式像现在的袈裟。我惊奇了,佛法真不可思议,这时我才想学佛。又到饭时,我和丁老师说了这些现象,他告诫我不许在里面待太久,告诉我出来的方法,然后还是专注呼吸,这个时候我开始听话了。第六天下午,突然映现:在漫无边际的空中-滚动的石头-树木-横七竖八的小人的图像一晃而过,马上明白了一个意思,心中的欢喜无以言表。当时丁老师再送饭的时候,我给他说:无为万物,万物为无,对吧?丁老师高兴地与我说:恭喜你,你见悟了。但却没让我出关。大约第十几天的深夜(已3天3夜没睡),我在关房里又出现了一个镜头:我一列火车上,还看见了日本鬼子在我眼前走动,接着剧烈地呕吐,感觉将死,我跑出关房找丁老师,说:我看见日本鬼子了,他们要杀我。他告诉我:那是你的前世,但可惜你没见着你死的那一瞬。第十四天我出关,临走时我和丁老师说,这次闭关比给我20万都强.还用了苏东坡的一句话: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才回去的那几天感觉周围人怪怪的,自己也迷迷糊糊的,对闭关出现的境界很好奇,就又去禅院找丁老师要求再闭关,他答应了。这次我看见了佛向我微笑,让我明白笑的最好是空,并且知道我会最后笑的,出关时丁老师问我:“知道以后做什么吗?”我说:“缘分不到。”闭关让我对佛法深信不疑。就常去禅院与丁老师聊天,一次问丁老师我修到了什么阶段,丁师说知道什么都没有了,就修行完毕了,以后知道去自己的习气就行。我不信,因为连一本经书都没看过怎么就结束了呢?他拿出一本佛教词典让我看,等过了一天我再看那句话时,不是原来的文字了,知道他耍了一个小魔术。

就是现在我们称丁老师,他也会说我没教你什么,不是老师也没徒弟。但有六个人却是丁老师认可的徒弟,正儿八经烧过香磕过头的,也就是这么些人筹建了禅院。那时的禅院可不是现在摸样,只是一个毛胚楼,关房是用三合板钉的,没有自来水,吃水要下山走一里多地,用塑料桶提上来,所以洗脸洗菜的水还得留着冲卫生间。由于那些徒弟们说我福报不够,需要培福,提水就落到了丁老师、我和一个厨师身上,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丁老师的大徒弟,我们一趟趟的提水他们却在打牌,我就劝他也活动活动,软磨硬泡地拉去了,待桶装满水,那大徒弟盯着俩水桶好一会,问丁老师哪个轻点,丁老师就指着其中一个,于是大徒弟就提起那个有一点点一点点轻的水桶,我惊讶两个一样的水桶装满水能轻到哪里?人的惰性竟有如此境界!而丁老师却说,他也是个修行人,打坐时能把衣服湿透,求法能吃住在丁老师的家里和单位。

我桀骜不驯,又不虚心所以眼里无人,更别提拜什么师,但丁老师能让我心甘情愿地服气,他的心态那么的低对待别人的行为总是那么的恰到好处,潜移默化的降服自心。我平时喜欢吃甜品的,一次我买来糕点让丁老师吃,他推让说自己牙不好,不敢吃。而等我吃完时,却看见他抖动着空的糕点带,把聚在一起的糕点屑倒在手上,低着头仔仔细细地舔干净,当时心里就涌出一种莫名的冲动。又一次,一个在禅院小住的僧人临走时送我一本经书,平时我不喜欢看书的就撂在桌上,他却拿起来有声有色地念还不时的瞟着我!冬天在禅院闭关,当时经济条件不行,房间没有暖气空调很冷的,有的人打坐时裹好几个被子,丁老师决定把一楼的烧煤的火炉上的烟筒改道,从二楼三楼的天花板穿过,禅院里的工作我一般是跟丁老师是主力,我当下手。当他一只手握着凿子一只手握锤凿水泥时,也不忘提醒我别太在意自己的身体,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锤子砸在他的手上,当时就破了,可以想象有多疼,但他的表情却没看出有丁点难受。

某一天这一群徒弟来禅院时,丁老师说有人要抬驴,我不懂求解,丁老师边说边比划:就是两只手捆一起,两只脚捆一起,然后中间插跟棍子抬出去。我还是疑惑,而在一次丁老师出差回来后明白了,当时去的还有大徒弟、二徒弟,那里的居士供养给丁老师五千多元,在回来的路上他俩想把钱分了,丁老师不同意,于是把他们彻底激怒了,到处煽风点火说丁老师如何如何,更有一退休教师,自费八千余元(当时普通工人的月工资才三四百),把自己认识的哪些与禅院有关全国范围的人,挨个通告。当此人又回禅院时装作没那回事似的,丁老师对她还是一如既往。她走在客厅供桌附近时出现了一幕,当时我就在她跟前,她突然转身,朝丁老师坐的方向,双手和头着地磕头,由于膝盖像是有人从后面使劲用力,而迅速着地,声音很响,在她回去的路上又突然发疯,把自己的车砸了,别人帮忙送回了家,待了几年再见到她时,已成了瘸子,我问丁老师是怎么回事,他说是她自己的护法治的她。那段时间来禅院的人明显少了,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来禅院常驻。一天他们纠集了一伙人要撵丁老师,丁老师躲在了东院的房间里,我看不惯就说:“怕他们干什么,走吃饭去!”丁老师却说:“我若笑嘻嘻地去了,他们会觉得没真事,还会来。”事后丁老师给我说:“与其以后禅院让他们闹的办不下去,不如现在就让他们闹!”原来都在丁老师的意料中,果然后来他们也再没来过。而在他们闹之前还有一件事值得提起,让我看就是个笑话。戚某,十九岁,有小神通,很会忽悠人。那几个大徒弟就选他当禅院的头,于是戚某在丁老师的徒弟们的捧赞中升起了超级我慢,自祤是佛祖再来,想让丁老师也皈依他。其中一个从藏地来的觉母向他皈依了,而且是五体投地,这个觉母在无明佛学院苦修了5年,与我有些投缘,曾把她心中的秘密分享与我:在无明佛学院时,她看见哪里的法王在山坡上大便,藏地的喇嘛由于下身穿的是裙子,也没有内裤,大小便很随意。等法王完事后,她就把法王的屎收集起来晾干,一直珍藏着——无语!但后来呢那些徒弟们又把他撵走了,原因是戚某把禅院的人都封了菩萨,其中记得丁老师封的好像是香云盖菩萨,唯独丁老师的二徒弟封了一个罗汉,二徒弟嫌官小不让他干了。由于我不谙人世就常问丁老师:“人为什么要这样呢?道场也不清净。”但这些人的贪欲还没波及到我,而在后来的一个人却颠覆了我对贪婪的概念的理解。禅院常住的人就我和丁老师,我的工作是管理论坛和日常生活。一次丁老师从外地讲法回来,带来了一个尼姑,尼姑一开始喊丁老师叫师爷爷,因为她的师父出家前跟丁老师学法,但没过几天就改口叫丁老师了,我好奇地盯着她头上一大块一大块的疤痕时,丁老师指着她偷偷地跟我说,你看她走路像不像个痞子?并让我快速地组织一伙人应付她,但我不解既然是个痞子干嘛让她来禅院呢?丁老师说是她自己要来的,后来想把她送到附近的庙里,但她不去。因为她盯上了我的位置,会找些理由和我吵,与痞子讲理没用,就打算离开禅院,其实在我来禅院前就有个修行人告诉我,在禅院有人撵你时就走,当时撵我的还有一个住在山上的老太太,她不学佛却经常来禅院蹭吃蹭喝,我买菜时她也跟着,但我不会拿禅院的钱去为人。虽然当时丁老师不愿意我走。那一年院子里的石榴花开了,结了许多小石榴,丁老师悄悄告诉我,你把结果的石榴花都摘下来,只留一个。我知道石榴的含义:若是图名利接丁老师的衣钵,会名利双收的,但为法,我不行,那不是人干的活,离开禅院一段时间后听说一次尼姑发飙:“都给我滚出去。”丁老师就从沙发上站起来:“我滚我滚”,出去了。再后来我去禅院时,听说尼姑走了,离开时把禅院的车卖了,拿着卖来的钱和禅院的论坛到别处办道场去了。那一年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母亲在那一年被查出肾衰竭,不到一个月就去世了,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临终母亲用全身力气伸出手拽着我说:“国啊,我知道去哪了”!这得益于她去世前的闭关。而妻子出轨被发现居然还主动提出离婚,离婚后我去幼儿园见孩子,而受了唆使的那些幼师,把孩子从我怀里生生地夺走!接连的打击都在那一年发生了,伤心,真的伤心是说不出的,虽然我还能承受,但有时会悄悄的流泪,修行是在生活中历练的,并非闭关开悟就成佛了。

记得离开禅院时丁老师对我说:“永久不灭的法是正法,尔虞我诈坑蒙拐骗,除非地球消失,否则永远存在,你走后来禅院的人没有一个人对你说句公道话,因为这是蝎子山,只有比蝎子毒的人才能立住脚!”

认识自己

痛苦的根源是欲望,没实现没达成的欲望就产生了痛苦。欲望是根本无明,即是俱生我执。一切的无明都源于欲望。没有欲望,无明也就不存在啦;没有欲望,呈现出来的就是人的本来。但欲望又是中性的,人本身就是欲望的产物,生存·理解的认可·觉受的苦乐·繁衍是人的基本需要。离开了自己的利欲,就害怕整个世界变得没有意义!怕空怕自己没有依靠,怕被社会淘汰,怕自己没有地位没有面子,就想争取个什么,在争取过程中,有成功有失败,于是喜怒哀乐就成了人的主流。而往往苦又大于乐,为摆脱这种种的烦恼,于是就有了宗教。佛教以独特的角度和方法,发现痛苦都来源于欲望。认清欲望的虚无性就可以离苦得乐。道理是这样的,求证却是要落实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学佛不是消极,学佛的目的是从烦恼解脱出来而更好地生活。学佛是为了全面了解自己,在了解自己的过程中,会发现因为自己的执着造成了各种烦恼。当放下执着时,烦恼就会消失。因不再执着,貌似给人的表面印象是个“消极”,所以会有这样的结论。我也不主张非得有宗教信仰。在不明白这个理之前,有个信仰可以,明白这个理之后,你再找个什么信仰,就是多余。人们对学佛人产生偏见,让学佛人成了精神病的代名词,学佛这个词也成了迷信的代名词。其实就是个角度问题。找出自己牢不可破的角度,破掉这些角度,让自己站在没有角度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当你处在没有角度的角度上的时,就会发现自己早已得到解脱。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头都不需要回,因为你本来就站在岸上的。发现没有什么再能束缚自己,原来所谓的束缚不过是自己的角度而已。没有角度了就可圆满一切、容纳一切,所有的存在都成为一种“合理”现象。

一个人的角度,很难被自己发现,很多人一生都不能觉知。而一旦“去掉”这个角度,这个世界就变成一个和谐的社会。那么,怎样才能发现自己的角度呢?比如当与人辩论的时候,有时感觉词穷理尽,内心很难受,这时问自己“我为什么有难受的感觉?这种难受是从哪里来的?”。当对方用莫须有的事情对你加以指责时,你会有气愤的行为,自问一下“我为什么气愤?气愤是从哪里来的?”。当自己无缘无故被人骂一顿的时候,会产生报复的心理,这时问一下自己“为什么?它从哪里来?”就有可能找到你牢不可破的角度。当你真的发现自己固有的角度时,最好是再问自己一下:自己词穷理尽的时候,“我”凭什么要难受?当被别人冤枉时,“我”凭什么要有恨意?当被人谩骂时,“我”凭什么要气愤?就因为有个“我”吗?没有“我”当一个人处在“时间”与“空间”的交叉点上,被牢牢地定在那里,为何难有人能够突破呢?只是因为人有个牢不可破的时空概念,因这个概念把人固定在一个很狭窄的范围内,而这个概念又源于“有”。我们需要承认一个生命的特征具备两种状态,“有”的状态和“没有”的状态,由于我们长期以来都住在“有”这种状态里,对“空”一无所知。

   所谓的修行,就是从“有”的状态“过渡”到“空”的状态。一旦了知这个“空”、认识这个“空”、知道这个“空”,那么觉知“空”“有”的“觉知”就会显露无遗,心自然明了。觉知空性本自具足,非修、非证、非悟,自自然然呈现。

   但是却难有人都能过渡到空,要达到空性,必须跳出人的几种习性。跳出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恐惧中。如怕自己被社会淘汰,怕对方不爱,怕自己不能挣钱,怕自己没面子,怕自己没有地位,怕自己失去依靠等。所有这一切的怕,都是来源于自己的欲望,如果能停下自己的欲望,恐惧就会消失。活在自己给自己设定的认为的概念里。如自己认为对与错、善与恶、好与坏、美与丑……以及空有、大小、长短、冷热、内外、阴阳、实虚等概念。一个认为就是一个标准,一个概念就是一个框框,拿着自己的这标准和框框去对衡量周围的一切,并把自己框进自己的标准里不自知,这些只见就是无明。知见一立,就自缚无明不能自拔。如果放下自己的认为的概念,随缘做事而不执着,就会从自己束缚的无明里解脱出来。若能跳出自己长期养成的习惯。如好为人师,好说好道,好酗酒等,离道也就不远了。

   因自己的概念被牢牢地固住,才有种种的烦恼,种种的痛苦与不幸。而这些都来自自己,是自己让自己造成的,反而不觉怨天尤人。一个概念就是一条标准,拿起这些标准对待周围的人、事、物,符合的赞成,不符合就反对,由此烦恼痛苦产生。其实当没有自己认为的概念还有“我”吗?没有“我”了,还有“别人”吗?没有“我”了,所有的一切不都成了“我”吗?

 所以认识自己是认识放在你心上的不自信,因不自信而产生的恐惧。认识自己心里深处的潜意识,和因潜意识的缺失带来的控制欲。认识你放在心上的,你内在对你周围人、事、物的标准与外部世间的差距。认识你放在心上的,因缺少缺失带来的强烈欲望。认识你放在心上的,因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坚固不破的角度。认识你放在心上的相对立的二元概念,和你认为是真实的那些虚幻。这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地方”。

怎么认识,即然有认识的“地方”,看看这些可认识的地方是从那里来的:虚幻是那里来的?二元对立的概念呢,从那里来?牢不可破的角度呢,是不是心上的被载物?这一切概念:对错、善恶、好坏、等等是不是大脑的产物。如果没有以上这些,心是什么样?如果知道没有这些心是什么样了,这些东西(包括人体和人的思想)就成为我们的“工具”。从而心无挂碍,无烦恼痛苦。

   

   佛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个“我”是什么?我的身体是“我”吗?我的概念是“我”吗?不是,是“我的”。而我的思想、我的角度、我的认为、我的地位、我的面子,还有我的概念,都是“我的”,而不是“我”。那么“我”是什么?组成“我”的成分有哪些?作为一个人,都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接受的外来信息被称为“六尘”,六根接受六尘,产生六识,形成无数的概念,由这些概念派生出一个“我”来,“我”是一大堆概念而已。

   人从小到老的生长,演绎成了时间的概念;从甲地到乙地距离的现象,形成了空间的概念;因一切的物质都会掉在地上,就形成了万有引力的概念;天空与大地的比较,形成了虚空的概念;鼻子嗅出的香臭等,形成了气味的概念;尝到的酸甜苦辣形成了味觉概念;身体触摸物体形成了触觉概念;分析各种现象就形成了我们意识的概念。认为这些概念就是“我”,就是组成“我”的成分。因有“我”,便产生了“我要”,欲望从此升起。欲望覆盖住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从此进入无明。以物欲为源动力,展开争夺、尔虞我诈的竞争。那么什么是自己的本来面目?若把诸多的这些概念放下,会出现怎样的状态?把虚空的概念还给虚空,把山水的概念还给山水,把众生的概念还给众生,把所有的概念统统都还回去,“我”还有什么?答案是什么也没有!这个什么也没有的状态,就是我们的本来,就是没有任何概念的“真心”,在佛教界给了诸多名称:自性、空性、实相、真如、觉性、心,等等。提示一下,还回去是把大脑意识形成的概念还回去,什么也没有是大脑里什么也不装。如初生婴儿的大脑。

   没有了这些概念,“我”也就不存在了,只剩下一个清清净净、空空荡荡的“本来”,因“本来”没有任何概念,所以被称之为空性。只因什么都没有,在无我的状态下,当见到星空,星空造成我的概念,我就是星空,星空的一切我应该知道;当见到自然界的山山水水,山山水水造成我的概念,我就是山山水水。而山山水水的一切我应该知道;当见到芸芸众生,芸芸众生造成我的概念,我就是芸芸众生,芸芸众生的一切我应该知道;世间的一切都能造成我的概念,我就是世间的一切。即一切是我,我是一切,虽说“我”而非我。而这些概念只是我的“工具”而已。

   本来只是一个“什么都没有”,在那个空性里看待一切的“有”,处理一切的“有”,就不会被粘着。做事时就会一心做事,没有以前的胡思乱想,事过之后,在大脑思想上不会留下痕迹,不住任何事,也不被任何事牵引而境转。若心中没有对和错,就不会被对和错所束缚;心中没有善恶,就不会被善恶所束缚;心中没任何概念,就不会被任何的概念束缚。没这些束缚,就是一个自由人,就是一个解脱者。一个真正的自由是心的自由,不受任何的束缚,心随所欲而不逾矩,身在这个世间,而不违反世间的法律规章制度和风俗习惯的游戏规。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世界,是通过我们的大脑加工投射出来的,每个人心目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是精神分裂的结果。这个说法可能引起很多人的反对,但是大多数人的现状就是这样。分析一下,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命过程中,建立起坚固不破的内心世界的角度,也可把这个角度说成是自己的标准。在自己的生命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一个内心世界,以自己的内心世界为标准为依据,来衡量外部世界。内外世界就产生了差距,这个差距又影响了内心世界,内心世界又投射出自己认为的世界。这样就处在一个与外部世界不相容的精神分裂状态。只所以坚固不破,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的角度或标准的存在。因为不知道,所以不被发现。而一旦发现,就能改变,这样的改变是自然而然的。

怎么发现自己的标准呢?从最基础处分析一下,拿一个独立的人来说:在他(她)的内心里有个很“标准”的妻子(老公),当现实中的妻子(老公)不符合“标准”时,就会提出意见,要求达不到就想改造她(他),改造不成就生气、就吵架。同样自己内心的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当孩子不符合标准时,就开始“教育”孩子。内心有个爸妈的标准,要求父母按照自己的要求生活。自己的亲属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自己的工作单位该是怎样,这个国家应该怎样发展。一旦与自己的标准不符就要骂街,这种人想让所有的人按照他的想法活着,即便是国家也有自己的要求来发展。想改造社会、改造国家、改造世界、改造人类。符合自己的标准的才是对的。仔细想想,我们拿着自己的标准,对待我们周围的人、事、物,是利还是害?大千世界不可能是一个样子的。再说,你的内心有个标准,别人的内心也有个标准,如果各按各的标准行事,能做成事吗?如果以国家的标准(法律法规)为标准,以社会的标准(事物的发展规律)为标准呢?很自然的约束在一个大的框架之内,还可发挥各体灵活自由的能力。如果人人都能发现自己有个标准,不再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只是事来则应,事去不留,只是只管当下,做好当下的每一步。如能这样,我们这个社会,会是个什么样?没有讲和人心自然和目和平,没有讲善而人心自然产生善心。这种观点与习老大的“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应该是一致的,只是个人理解!

闭关是把这些意识里的概念关闭住,把眼关闭住,不看;把耳朵关闭住,不听;把鼻子关闭住,不闻……所以,闭关给你造就这样一个环境,让你尽快进入你自己的空性,也叫打禅七、佛七。这里的“七”,指第七识,不是七天,意思是打掉第七识。第七识是指一个我,以我为中心的识,现代科学认为人有意识,潜意识和堔意识。而佛法分的更细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八个识。末那识是第七识。末那识的表现形式,是俱生我执。它的表现形式就是以我为中心:我的看法、我的说法、我的思想、我的认为……所以它以我为中心展开的内容想象都叫第七识。人都有两面,闭关是证实自己“没有”的那一面。比如有个肉体,是在“有”这个层面上,但肯定有“没有”那个层面。叫你证实一下“没有”那个层面。为何要证实“没有”那个层面?因为那一面,是个没有,是个空空荡荡。当自己证实自己是那个没有的时,那个没有,从没死过,也从没活过生过,就像流水一样,一直在流动着。在流动的过程中,自己只是一个波浪。灭下去了,又再起来了第二个波浪,又起第三个波浪,会发现自己的肉体的生生灭灭,只是一个现象而已。真正的你自己,从来没生,也从来没灭。这就是你的那一面: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证实自己的另一面的存在。就不会再在乎你这个肉体的好和坏。就不再在乎自己这个肉体怎么着了。当今哲学界有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到哪儿去,一旦证实了那个没有,这三个问题就不是问题。

佛家所说的空性指心空什么也没有的状态,刚出生的婴儿,心里就是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我们不要把心向外,认为外头的世界空空荡荡,不是这么回事儿,是你的心。没有任何概念的心就是空空荡荡。空是呈现出来的现象,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空性”。

 所以证悟挺简单,简单到什么程度呢?无需你有念,无需你有想,无念、无想就是了,就是个空性,什么都没有。问题是能不能把自己的念、自己的想放下?放下念,放下想,立马就是。所谓的证悟就是让你那个知、那个识和你那个空性,回到自己的本位,合起一来就是了。意识与空性本来是一,只是我们的心在有里流浪的年头太长了,把那个“没有”忘得一干二净。空有本一,用是空的动,动是空的用。动即不空,空则不动。如果识和空合二为一,在佛经上说就是转识成智。把自己这个识转到空上来,这个空就不是空,这个识也不是个识了。用自己的识去认识自己的空,而空遍一切处,识也就随空遍一切处。这就是般若波罗密多。

在婴儿的状态时,什么想都没有,什么念都没有。长大后认识能力增强了,这些认识的概念就逐渐把大脑装满了。现在借我们的认识能力用知道的知考虑一下:当别人打了你一下,你知道痛,你知道痛的那个知痛不痛?只能说打到你的身体痛,但你的“知”不痛。当你烦恼的时候,你知道烦恼,你那个知烦恼了吗?当你高兴的时候你知道你在高兴,但你的“知”并没有动,没有高兴。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知到底动没动?到底净还是不净?你知道你心乱,知道你心乱的那个知,乱了没有?如果没乱的话,你还用找净吗?它本来就在那里放着,本来就没动过,本来就是清净的,只是回过头来认识它一下,你的识和你的知合二为一就行了,这就叫合一。当合一的时候是空的用。知、识、空合一了,空遍一切处,你就遍识一切。这是很简单的理,不要搞得这么神秘。你本来就是清净的,没有这个你清净那个你不清净,只是你把这个不清净的自己当成真正的自己了,没有把清净的你当做自己。我们在颠倒中,颠倒过来就可以了。

修行是放下我执。放下了,你是周围的一切,你是宇宙,你是虚空,你是自然界,你说不清楚。当你不在意这些时就成为自然而然。如果你什么念也不动了,你就是一切,你就是那个什么也没有。那个什么也没有,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所以不会有出有入。那个什么也没有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那个本来。所有的一切都从这里升起,又回到这里消失。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地步了。真正明白了就不可能再变变复杂。只有不明白的人才越搞越复杂。

我们生活在“有”这个层面上已经习惯了,不习惯这个没有,这个“知”从来不知道自己的没有。我们在世间体验的是这个有,有思想有行为,有痛苦有快乐,都是一种体验,从来没有体验过那个没有。所以在这个世间体验的是“有”,那个“没有”不在这个人世间,佛祖给它起了个名,叫出世间。回到那个出世间,体验那个“没有”。在世间这个知是个观察者,观察这一切“有”,这时这个知肯定是在“没有”这个层面上,如果这个知是在“有”这个层面上的话,这个知不会知道这个大千世界。这个知肯定是站在相对的面上,才能知道这一切的“有”。所以从这方面上你可以考虑一下,你什么时候离开过自己的那个“没有”,离开过空性?可以说一刻都没离开过,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到了出世间,要体验自己那个“没有”,念与念之间,就是这么回事儿。

汉地寺庙行原先出家人给我的印象是刻板、不易沟通,感觉有心理障碍似的,而且也听到了许多负面的新闻。但丁老师说不管出家人修的如何,他穿这身衣服我们就得恭敬他。出家是表个法,若没有出家人,世间人就不知道有个佛法存在,出家就是续佛慧命。记得在禅院闭关的两尼姑临走时和我说:“你出家相都显了,与我们一块走吧。”我是个不受约束的人,知道寺庙规矩多受不了,没答应。而与一位师兄的几次谈话,让我怀疑我是否真的就是出家的命,他每次语气都相当坚决地说我就是出家的缘。虽不想可那么多人都说是,于是就有了去庙里看看的想法。新疆是我出生地,哪里有我的童年,童年的记忆都是美好的,人爽快诚实,没有尔虞我诈,鸠摩罗释把新疆比作小西天。在内地上学时,每当受人欺负就想回新疆,更有一次兜兜里装了七十多元钱,走了二百多里,走的鼻子都出血了。现在该回去看看了。火车奔跑了五十多个小时后到达乌鲁木齐,休息了一天,坐在街边的小摊上吃正宗的新疆羊肉串。又正值是秋天,哈密瓜成熟的季节,又香又甜的哈密瓜沁人心肺,而秋高气爽的西北气候,氛围开阔,无有拘束感。听着周围久违的新疆话,没人在意你说话撇腔,因为我就是新疆人。在乌鲁木齐市去了几个寺庙。有个寺庙是清朝的纪晓岚居住过的,他惹怒了乾隆被发配到了这里。还有一个寺庙香火很旺,寺里的主持是个退伍军人,他不与我谈论佛法,他走路时我怎么看都像是军人正步走。在一处公园里还有一个寺庙,是旅游景点,正在建财神殿,在正殿遇见一个老居士。他负责管理寺庙,闲聊中知道他会给人看事,许多和尚都找他看,他想给我看看,于是让我跪在释迦牟尼像前磕了三头,他敲着罄,等他把眼睛睁开时告诉我,他看见佛祖把我抱在怀里,然后又轻轻滴把我放下,让我出去锻炼锻炼(后来明白了怎么回事,是丁老师让别人传话给我)。老居士又介绍我去塔城,说那里新建了一个大寺庙,但不懂佛法,并写了一个推荐信。于是我坐大巴去了塔城,塔城与原苏联搭界,薰衣草的故乡。去塔城的路并不宽,但路上没遇见几辆车,视野也开阔,因此车速非常快,但到了那里的寺庙发现与想的不一样,寺庙没建完,他们缺的是钱,不是佛法,就随些钱离开了。回来时路过我的出生地奎屯就下车,踏上了朝思墓想的故里。待在旅馆安顿好,走在街上找饭馆时,突然几个小青年的拦住我,其中一人一只手里拿着匕首,一只手伸到我面前,也不说话,我就给了一元钱。让我走了,搞不懂的是他们到底是乞丐还是强盗!第二天去了兵团的一个连队,那是我曾生活的地方。记忆里是除了几排房子几道防护林就是戈壁滩,春天来时我们就爬上沙枣树摘沙枣花吃,米黄色的沙枣花清香弥漫,秋天时就摘沙枣吃,记得红色的沙枣大但酸,黑色的虽小但特甜。而现在戈壁滩都变成了棉花地,土地承包了,虽房子还是原来的土胚房,人口反而变少了,能离开的都离开了,童年的小伙伴也各奔东西忙着生计,没见着一个就失望地离开了。在禅院办论坛时,经常去别的论坛发帖,与深圳弘法寺的论坛版主经常辩论,他们曾邀请我去深圳弘法寺做客,于是在从新疆回来不久就去了深圳。弘法寺的方丈是本焕大和尚,虚云的弟子,拜见他时发现他面色黝黑,耳也聋,就我把出家的意思告诉他的侍者,侍者告诉我这里是丛林道场,只收受戒的沙弥,并给我一张大和尚的名片,推荐我去韶关的一家寺庙,那个寺庙好像叫大雄寺,是由本焕大和尚捐资修建的。去的时候主持不在,知客安排我独住一间很大僧僚,那里僧人的生活除了上上早课晚课外,其他时间很随意,由于是南方,天气炎热,上晚课时,知客一手敲着木鱼,一手摇着扇子,其余人不敢。发现有个藏族的出家人,我纳闷他为何不修藏传佛教呢?还有二个十岁左右的小沙弥,长的很精神,也许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太久。性格古怪,遇见不开心的事就赌气不吃饭,把自己关在房子里,而这些僧人都熟视无睹,他们不懂相互关心。有一个比丘,没事就上我房间里,那种奇怪的表情,暧昧的关心,我有种受不了的恶心,有次竟想让我脱光衣服,我知道那是一个同性恋,于是离开那家寺庙。

老早就知道有个很出名的寺,叫南华寺,有六祖的真身。六祖的坛经是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经书之一,六祖的功德没人质疑,但我有一事不懂,就是当年六祖出家撇下了瞎眼的老母,世人应当不孝,为何历代包括大德都没提起这个瑕疵呢?去时正赶上午餐,知客让我先吃饭,向他说起我想出家时,他说这里人多太乱,让我去云门寺,那里也是六祖的道场。当晚挂单在南华寺,与我同住的一个居士也要去云门寺,于是第二天搭着他的车去了。云门寺的方丈很年轻,在过去见性的和尚才有资格当方丈,方丈意思是一仗四方之室,平时待在屋里,不问寺事,遇有律师或比丘把锡杖横在寺门来斗法时,才请方丈出来,若回答不妥就请走人,现代的方丈与主持我不知道有何区别,我问了他几个问题,发现他的回答不是很圆满。当说我想出家时他让知客安排我挂单,并说要考察一年合格方能剃度,那里的庙风还算不错,僧人自己种地,自给自足,我在那除了早课晚课还得扫地洗碗筷,但没有报酬,一次让我去客厅收拾碗筷,见到一个老和尚被一群模样俊俏的僧人搀扶着,于是就想可能是尼姑,我在上课时怎么没见过呢?侍者在寺庙的地位看来很高,那个老和尚是寺里的老方丈,据说也是虚云的弟子,文革时曾经护持过六祖的肉身,当时红卫兵把六祖的肉身拉着游街,并用锥砸六祖身体,砸了一个大洞,当发现是真的肉身时就都吓傻了,没敢再砸,而这个老和尚把红卫兵砸下来的骨头肉偷偷收拾了,埋在了地下。在云门寺做义工同时还有一个十七八岁的男孩,也想出家,他的母亲找来了,劝他回家,他是独生子,都说宁拆十座庙,不拆一家人,我也反反复复地劝那孩子,最后跟他母亲回家了。云门寺靠山后院有条瀑布很壮观,下面有个亭子,我不想在这呆上一年,想知道我的出家师父到底是谁?于是就跑到亭子里打坐,那一晚下起了雨,瀑布水量超大,亭子里都是水,感觉是在发洪水,衣服湿了,冻得哆嗦。但那一晚我看见了两个和尚的图像,一个老的一个年轻的,老和尚像是我的皈依师父。天亮后我在回去的路上,遇见一美女,与她聊的很是起劲,挺热乎的,哪知到了餐厅,知客让我牵单,至今不明白是我夜不归宿的缘故还是遇见美女的缘故。于是又回到了南华寺,南华寺的知客见到我就问那里的方丈怎样,我说观点不是很赞同,哪知他暴跳如雷,骂我该下地狱,我不知他说的地狱在那,反正不是他的嗔恨心,无奈盘缠不多,不敢较真,他许我挂单两日也挺感激的。由于六祖的缘故,南华寺成了旅游景点,门票由僧人出售,收入的一半归寺院所有,普通的僧人月工资当时就有一千多,比打工强多啦。我在寺里闲逛时,发现有条很深的溪沟,当时感觉很熟悉,感觉我小时候曾在这捉鱼。我看见寺的左边有一些古建筑,就走了过去,那里很安静,只看见一个僧人在一间房间里办公,他看见我来,就让我坐,知道这里是南华寺佛学院,他是管教务的,问我见性了吗?我说没有。他说吃饭穿衣自己知道,就给我沏功夫茶,并拿点心招待,谈到我想出家时,他说见性了无需出家,又说他师父圆寂了,让我找个地方剃度了来他这,可惜当时没明白他话里的意思:找个理发店剃光了,穿上袈裟不就行了。记得我信佛后不久丁老师让我皈依了山东净土宗的一大和尚,皈依时和尚说在某地有个寺庙,好像叫檀香寺或香檀寺,花一元钱就管吃住,我就去了那个寺庙。寺里的居士说我出家的条件,除了一样不合格外,其余都可以,忘了是户籍还是年龄。我说是大和尚介绍来的,那居士就许我挂单,哪知第二天就找我说,在这里住必须上早晚课,无奈就去了,那个主持年龄不大,像是我梦见的,我发现他每晚都开车出去,也不知了什么缘,或是寺庙待久了出去任性下。住了几天后就离开此地,去找我皈依师父,我问出家的缘在哪里时,他只是含糊说缘分不到,也许他老糊涂了,竟让我问丁老师的二徒弟,临走我朝他磕了个头。之后又去了青岛湛山寺,那里佛学院的教务主任,曾经是我办论坛时的版主,网名叫吉祥,他安排我住进寮房。我发现那里的僧人特有钱,脱掉袈裟里面的衣服都是名牌,与他们聊天时发现有吸毒有找小姐的。上早课时,一个敲钟的僧人,唱咏的特别好听,比卖的念佛机都要好,由于我不习惯跪,没上完就离开,与吉祥打了招呼就走了。

认识寺院里的佛教

寺庙的结构一般都是三层殿结构:天王殿大成殿如来殿。第一层天王殿,它表示人的意识,处在整体结构的最前面;第二层大成殿,它表示人的心,处在整体结构的中心地带;第三层如来殿,它表示人的空性,处在整体结构的最深处。

进入寺庙,首先看到的是弥勒佛,他面向寺外,面对的是一个大千世界,对外迎接的都是“迷了佛”。对外,弥勒面带笑容,其意是笑迎八方客。大肚的意思是能容闲言碎语,能容难容之事,面对世间的行为就是弥勒。他的左右各有一尊天王,一位是护国天王,是护持国家的意思;一位是增长天王,可增长人们的善根。这两个天王还有个别名叫哼、哈二将,其意是对外哼哼、哈哈,不能和客人顶撞。弥勒佛背后是韦陀菩萨,面向里看着大成殿,面部严肃。其意是对内,对自己必须严格要求,不能有半点的马虎,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就叫韦陀。他的左右有两尊菩萨,一是广目天王,要求自己多看多学;一是多闻天王,意思是多听多学,这是对内。四大天王各代表地、水、火、风。大成殿代表人心,以心为主,表现出心的状态来,而这种心态是本有的。佛的眼睁三合七,面带微笑,表达的是闭上六根,不纳六尘,不动六识,让自己的心如如不动。心就起作用,佛代表的是不动的心。如有因缘而动的话,其表现为慈悲和智慧,所以才有普贤行、文殊智,才有观世音、大势至,这些都在韦陀的监督之下。如来殿的意思如是本来,意思是如如不动的心,从来就没动,也从来没离开过。不管怎样折腾也跳不出自己的本来。之所以不认识,就是因为我们那个牢固的角度放不下,一旦放下就是本来。本来的表现是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是空性。所以如来殿是空的,一般不塑像、没画面,只是一间干干净净的空屋。

在寺庙里,供佛烧香磕头是给自己磕的,磕自己的我慢心,若把它当成了有意识的佛,烧香恐怕佛菩萨也会嫌熏的。佛像只是表了一个如如不动的法。若是生气的时,你抬头看看它,它不生气;若是悲伤的时,它不悲伤;当你高兴的时候,它不高兴;当你恐惧的时候,它也不恐惧。

佛教的放生是放自己的心。这里面有一个道理,人类自身的疾病75%是情绪病,喜、怒、哀、乐、悲、恐、惊等,产生的这些病症;10%的病是外感风寒,比如腰腿痛症;还有5%的病是创伤,是外部伤害;还有5%是吃喝不当造成的;另外5%是父母怀孕期间闹情绪造成的。所有的情绪都会产生一种相应的激素来刺激你的神经,你才发生相应的行为。比如,当你生气的时候,就会产生相应的激素来刺激你的神经,你才发出生气的行为,你生完气了,这些激素就会放在相应的部位,它放在肝脏上就会得肝脏病,放在胃里就会消化不良。放生的目的就是激起你的慈悲心来。慈悲心和其它情绪一样,需要一个场面来刺激你的神经,然后才发出这样慈悲的行为。这种情绪所释放出的激素与你其它情绪所产生的激素可以中和,使那些毒素消失了没有了,所以当你放生后就会感觉浑身轻松。若引不起慈悲心则放生无益!

佛教的吃素与修行没有多大关系,食素通过戒杀培养慈悲心,并减轻欲望。在深层意义上,素食对人的身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食素动物的牙都是齐的,有截齿,也有磨齿,牛、羊、马、骆驼,都是食草动物,我们人牙也是齐的,基本相似。老虎、豹子、猫、猴子的后糟牙是带尖儿的,是食肉动物。肉食动物吃的肉类食品营养丰富,且容易腐烂,像老虎、狮子、狼那样的食肉动物的肠子又粗又直没有许多褶皱,肉是浓缩性食物,营养充足,不需要很长的肠子去慢慢消化吸收,肠道短又可以把因肉类腐烂而产生的毒素尽快排泄出去。而食素的牛、羊、兔等,素食中的纤维很多,难于吸收,所以负责食物营养的肠子必须较长,才能吸收到足够的营养。人也长了一副消化素食的肚肠,所以人最好是吃素。









































白癜风有治好的办法吗
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怎么样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