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缺少铜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0910/4254067.html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不作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 ◇导言毛主席这一论述,指的是要有正确的调查方法和真诚的调查态度。《反对本本主义》列出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调查会到些什么人、开调查会的人多好还是人少好、要定调查纲目、要亲自出马、要深入、要自己作记录等调查技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指出了解情况,要用眼睛看,要用口问,要用手记。谈话的时候要会谈,不然就会受骗。《〈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提到,要做这件事(调查),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第二是开调查会。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我们选推地方史研究专家、作家张志国先生的调查手记,就是要大力弘扬毛泽东思想,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树立正确的治学态度,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 ——苏伟 调查手记:四义堂纪事(五十六) 文/张志国 村长齐跃飞 一四义堂村村长齐跃飞,五十岁刚出头,正是年富力强干事业的年龄。他是村里最忙的人,每天接的电话最多,跑的路最多,费的口舌最多。忙得不可开交时,他也有牢骚,说:不知道有多少事,干不完的事!然而他一面这样说着,一面却又一刻不耽误地奔忙在办事的路上。我第一次去四义堂时,是齐村长用电话约我,话说得简单明了,大意是说有人推荐,让我给四义堂写村史,话语间他客气地用了一个“请”字。然而当我到了四义堂村以后,却好几天没能见到他人影,他事先已安排妥当,叫副村长魏海具体导引我作采访。魏海告诉我,齐村长这几天正在办一件大事,四义堂村已经连续两年获得上面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每年有两三千亩土地承接专款,用于水利或土壤改良等农田基本建设。今年是第三年,如果能够继续获批项目,万亩滩将又有几千亩荒地可以得到改造,一举进入高产田行列。齐村长为这事,每天要往返旗府两三次,磨破嘴皮子和有关部门说明情况,争取支持。大约过了三四天的样子,他来到我的住处。站在我面前的齐村长,身材瘦削,面部黧黑,两眼光亮有神采,嘴角流露出憨实的笑意。他询问我采访是否顺利,吃住是否适应,说:你就安心住下采访,四义堂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办个村史展,我早就有这个想法。他离开我住处时,已是晚上十一点多钟,这时我才发现他的一条腿有毛病,走起路来有些扭曲圪拐。后与村人攀谈,才知齐村长小时候患小儿麻痹,因未能及时有效治疗,落下终身残疾。然而,身带残疾的他,在村里却是以吃苦耐劳办事精明颇有本事著称。齐跃飞小时候因家里穷,没念几年书,成人后父母亲把他安置在一家国营水泥厂当工人。在水泥厂他从一般工人干起,五年后当上了厂里的销售科长。齐跃飞似乎生来就是一块经商作买卖的料,他在销售科长的位置上,不负众望,奋力拼搏,用自己出色的业绩为维持厂子的运行而日夜奔忙。然而时运不济,齐跃飞干得正起劲,却赶上改革开放后的国企转制,结果变成一位失业工人。当新世纪的曙光照临四义堂的肥田厚土时,齐跃飞正以一名下岗工人的身份,灰头土脸地回到村里。四义堂,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其时也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万亩滩的开发,焕发了村民发展种植发家致富的激情。然而,齐跃飞经过一番审慎思考,却决定另劈路径谋求发展。三年以后,齐跃飞成了村里最拔尖的养殖大户,他自创的养殖基地在村里格外引人注目,年出栏羊数达到头只。齐跃飞费尽辛苦搞起来的养羊业,不仅使他自己信心满满,而且也使村民们投来羡慕的目光。村上有头有脸的老村长指点着齐跃飞的羊群说:大家都看到了,人家齐跃飞拉一条拐腿,不用几年,就发展成这样。有志气,有能耐!可是,作为一个普通村民,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弄潮,尽管你勇力过人,劈波斩浪,但仍然免不了翻船的危险,这几乎是一条铁律。羊肉行情的大起大落,终于使齐跃飞在自己亲手经营的养羊基地上栽了跟头。白花花只羊头攒动的羊群,不仅没有圆了他迫切热望的致富梦,而且还使他陪得两手空空。齐跃飞又一次陷入困境,来自各方面的挤压,几乎使他直不起腰,抬不起头。强烈的自尊心,又使他伤心落泪,备受煎熬。他独自一人攀上四义堂背后的大红山顶,从傍晚坐到深夜,又从深夜呆到天明。不得不服。在齐跃飞身上有着常人所没有的一股韧劲,他的那种不服输,那种一定要做出样子让大家看看的冲动,和他接触久了,就会分明感觉得到。养羊赔了钱的齐跃飞大着胆子从银行贷了款,购买了一台挖掘机,不久又买了一台推土机,隆隆的机器轰鸣声,在寂静的四义堂村响起,引来一群看热闹的村民。乌中旗旗委为发展区域经济,在四义堂境内划拨靠山畔的荒地,建设名为“金泉开发区”的工业园区,按规划,规模相当宏大。齐跃飞正是敏锐地察觉到这是自己再次创业的机遇,才发动刚到手的挖机,在园区包揽工程,一干就是十年。如果说一个个体劳动者,尤其是地处偏远信息相对闭塞的个人,在浩如烟海的市场上扑腾,带点押宝意味的话,齐跃飞的这一宝算是押对了。随着金泉工业园区的日益扩张,挖机和推机带来的生意日见兴隆,齐跃飞不分昼夜苦干,身上的肉在一年中掉了二十多斤,而大把的票子装进腰包。有了钱的齐跃飞,首先办了三件事。一是给自家建了一处崭新的住房,两北两合,中间是混凝土硬化的宽敞院落,大门正对着四义堂的东西大街。墙面一律贴了磁砖,银白雪亮耀人眼目。齐跃飞特意将一棵盆口粗的沙枣树移植院中,为整个院落平填了几分风水。第二件大事是倾其所有在住房斜对面建起一座高档宾馆,名“金泉宾馆”,集住宿与餐饮为一体。此时的齐跃飞已不满足于机械揽工程挣钱的稳定收入,他要拓宽经营领域,向餐饮服务方向挺进,在四义堂村又开创了一个第一。第三件事是选择一处宽敞之地,又投资五十万元建了一个村民娱乐文化大院。齐跃飞爱好文艺,自从他的大正房建起来后,他的院子和南房就成了村民开展文娱活动的场所。南房打坐腔唱二人台,院子则跳广场舞或扭秧歌。锣鼓喧闹,竹肉齐发。人多的时候院墙上都趴满了看热闹的观众。齐跃飞兴建一处文化院,正是为村民提供更加舒适的活动场地。四义堂的二台人演出传统悠久,齐跃飞的妻子金巧云又是二人台演出的台柱子之一。就这样,齐跃飞夫妇为村民义务提供占地两千平米的文化大院长达五六年时间。二年8月的一天,正在地头忙碌的村民,忽然接到村委通知,一个不少地齐集到村委会会议室。在乌中旗德岭山镇党委主持下,村里开始举行一次海选,将近村民是合法选民,每人都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行使民主权力,要选出村里的掌舵人——行政村长。这可是四义堂村有史以来破天荒第一次,也是村建设发展到关键时刻决定前途命运的一次群众性决策。四义堂是个大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经济上实力相对雄厚,建国60多年以来,农牧企各业都有长足发展。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上任村支委主要领导因特殊问题骤然停职,群众意见自然很大,情绪一时很不稳定。面对群龙无首的局面,上级党政着急,村民着急。选村长是对未来负责,是一次成与败的决择,每个村民都打起精神,严肃而谨慎地看待自己投上的一票。镇党委经过反复考察权衡,提出两位候选人,一个是当地致富能人齐跃飞,另一个是德岭山镇某村的一位支部委员。两位候选人各有优势,选举形式又是海选,谁能胜出,镇党委几个委员心中也没底。然而,四义堂的村民却心如明镜,他们此时心里明白,知道选上怎样的人,才能领着大伙儿奔向光明大道。第一轮海选结果出来了,全村参加投票的共计多人,有票投在了齐跃飞名下。镇党委主持选举的副镇长刘建平,将投票结果向党委会作了报告。为了慎重起见,镇党委决定再举行一轮投票。第二轮投票的结果是,齐跃飞的得票比第一轮的票还要多。就这样,齐跃飞最终成为四义堂的新任村长。齐跃飞当选村长时,刚好44岁,正是年富力强干事业的好年龄。他25岁开始有了稳定的工作,32岁买断工龄回到四义堂创业,40岁成为四义堂地区的首富。年德岭山镇成立商会,齐跃飞当选为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也就是说,此时的齐跃飞,不仅在四义堂,而且在整个德岭山镇,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是众所公认的农民企业家。村民们正是看到这些,才毫不犹豫地把手里珍贵一票投给齐跃飞,同时将信任和寄托投给了他。齐跃飞知道自己身上担子的分量,这可是具有60多平方公里土地和多人口的一个大村。他一方面竭力平息上届班子遗留下的矛盾问题,一方面着力解决制约四义堂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奔走呼号,多方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为村民谋取更大福祉。上任伊始,自治区、市、旗、镇四级党政层层加压的建设美丽乡村的总体要求正在加紧落实,齐跃飞从村里的经济发展、人文环境等条件出发,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准确定位建设发展思路,着眼惠及全村目标,全面实施村容村貌靓丽工程。仅用一年半时间,就使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四义堂村最早建立于民国三十年前后,村子的雏形就是几户逃难的灾民凑在一起,各家各户临时在沙圪旦上挖个坑,上面搭些柴草遮蔽,凑乎地住在这样的“地圪卜”里。后来略有改善,就用就地踏实裁齐的土坯垒砌房屋,很低矮,成年人进屋还得猫着腰。新中国建立前后,逐步更新为坷垃房,顶上有椽有檩,门面有门有窗,可以遮风挡雨,向阳通风。生活殷实人家率先由单间改为一进两开或一进三开,门窗则由木头格子麻纸糊发展成为玻璃门窗。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了砖土混杂结构的房子,底下是砖上面是土坯叫“腰线砖”,外面是砖里面是土坯叫“里生外熟”。直到年以后,才有了石头根基红砖砌墙松檩桦椽的砖木结构大正房;有钱的人家还住上了漂亮的楼房。但村庄的基础设施长期比较简陋。村民们清楚记得,在村庄亮化工程实施之前,村道都是土路,卫生条件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因此村庄改造的第一项工程就是道路硬化,全村水泥路直通村外,路面光滑干净,晚间路灯通明。按照整体规划,四义堂村村道两旁的房屋全部粉刷一新,且都栽种了树苗,白墙红瓦与绿树鲜花相互掩映,处处是景。按照建设规划要求,四义堂村整治院落处,新修水泥路8公里,道路两侧工字砖硬化2.5万平米,种植垂柳1.4万株,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拉运、清理村内废杂物多车。此外,还建起了便民超市和文化活动室,家家户户都安装了自来水。在改造建设的同时,村里坚持“三分建、七分管”的原则,通过落实责任,构建机制,提升村民爱村、护村、建村的主人翁意识,实现了环境卫生管理常态化。齐跃飞作为一村之长,在爱护四义堂一草一木保持卫生清洁上面,处处以身作则。在四义堂采访期间,我多次看到齐跃飞随手弯腰捡起一个纸片或杂物扔到垃圾箱的细节,也曾为村民一丝不苟打扫街道卫生的认真态度所感动。齐跃飞干起工作来总是全身心投入,脸上表情严峻,决不允许有丝毫马虎。对于损害集体利益的事情,发现一件严肃处理一件,为此经常得罪人,但也无怨无悔。他说:“邪不压正,我的官位虽然没有一粒芝麻大,但身上的正气从来没有丢!”但他偶或也会说上几句轻松幽默的笑话。一次他在村道上顺手捡起一块砖头片扔到树坑里,直起腰来说:“我这个村长,兼任不管部部长,凡是别人不管的,我都管。”新村建设的另一项硬任务,就是绿化。四义堂地处阴山洪积台地,由于多年干旱少雨,植被干枯,砂石遍地,风沙肆虐。据四义堂村民忆述,每当大风扬沙天气,风卷砂粒击打在人皮肤,就像针扎一样刺痛。年,巴彦淖尔市委政府相应按照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建设思想,提出“塞上江南,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齐跃飞积极响应号召,决心在“绿”字上大做文章。四义堂的绿化主要分三个区域进行,一是乌不浪口前砂砾地带的绿化,集中栽植防砂固沙灌木林带。二是道路村庄的绿化,主要栽植风景林和高大的乔木。三是荒山绿化,在工业园区以北的半山坡上栽植各种树木。为了解决多年困扰四义堂地区建设的缺水问题,植树造林工作坚持“水、绿、文化三篇文章一起写”,树栽到哪里,水井就打到哪里,在绿化带的规划上坚持一个蓝图绘到底,形成多种植被错杂,乔木灌木搭配,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的整体格局。为了集中统一领导,镇党委于年任命齐跃飞为村党支部书记,让他书记村长一肩挑。三我第二次到四义堂采访,已是新冠病毒疫情缓解之后,距离第一次到四义堂采访,已经时隔两年。这一回见到齐跃飞,见他比以前变得更加黑瘦。他的妻子金巧云告诉我,前两天齐跃飞才从临河查病回来,检查的结果是,身体并无大碍,所以出现睡觉不好吃饭不香的症状,完全是因为累的。齐跃飞为村里的事操劳过度,早已超出他体能的极限,只是他习惯成自然顾不得考虑这些。因为有了两年时间的相识与交往,齐村长对我如老朋友似地敞开心扉,一口气讲了四义堂这两年的变化,并亲自驾车拉我到现场参看,指点着每一处新景观的来历,口气中洋溢着自豪。是的,仅仅过了两年时间,一个全新的四义堂村委会呈现在我眼前。在原村委办公楼的对面,修建了宽敞平展的广场,一色用青砖硬化。在广场的正中,矗立着新建的高大的文化大舞台。广场四周长廊纵横,雕梁画柱,绿树成荫。这是齐跃飞的一个宿愿,四义堂村民富裕了,对文化活动的要求更为强烈,广场和舞台正是应村民的需求而建的。至此,齐跃飞所挚爱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完成了从农家院到文化院,又由文化院到百姓大舞台的两次跨越。在村经济发展上,齐跃飞紧紧抓住四义堂土地资源丰饶的优势,连续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使淌水困难的四义堂安装滴灌设备,滴水灌溉覆盖多亩农田。年,响应“天赋河套”品牌建设号召,四义堂村多方筹措资金(其中村委投资15万元,财政奖励10万元,妇女执委会成员自筹16万元),利用集体名下闲置的房屋,经过改造,开办了四义堂村集体企业“义堂红食品有限公司”,并成功注册了义堂红食品品牌。公司于年6月正式运营,加工生产鲜辣酱、韭菜花酱、水饺、秋葵茶、干豆角、豆面、腌猪肉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纯天然农家食品,当年实现利润2万余元。年,按照“支部+园区+企业+党员+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村集体投资多万元,将40亩土地及旧校舍全部利用起来,打造集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物流为一体的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园区包括水果包装车间、蔬菜包装车间、农作物包装车间、面食类包装车间和肉食类包装车间五座,保鲜库2座,冷库2座。实行“一户一品”特色种养殖业,逐步将当地村民和贫困户纳入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队伍当中,形成多方参与、多元联动的良好氛围,村集体在服务过程中实现与农户“双赢”发展,为全面壮大村集体经济、企业创收、农民致富提供坚实的保障。四义堂红食品厂建成之时,正值巴彦淖尔市委政府推出“天赋河套”品牌之日,要把河套地区建成绿色有机高端农产品生产输出基地,成为全市党政一致奋斗的目标。如何在义堂红食品加工的原料上做文章,使得工厂出产的食品真正成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品,是摆在四义堂村两委面前的紧迫任务。义堂红的主打产品是辣酱,齐跃飞首先想到的是发展辣椒种植,用自种自产的辣椒,加上厂子独特的手工熬制工艺,制成独具特色风味的四义堂辣酱。设想很快形成决议,发动村民种辣椒,必须马上动手,越快越好。可是当齐跃飞在村民大会宣布了新的决定时,村民的反应却十分冷淡。四义堂的种植业发展,多年来经历了不断调整改善的过程。新中国建立初期,后套地力普遍贫瘠,粮食作物多以糜子为大宗。产量每亩在斤左右。经过几十年的培育,地力增强,小麦成为粮食种植大宗。四义堂村小麦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品种不断改良,每亩产量在公斤上下。长期以来,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小麦栽培技术。备种时精耕细作,使土壤达到深、平、细、松,在普施基肥的同时,采取配方施肥之法,确保肥效。选择良种并做好提纯复壮,确保发芽率高。播种时,顶凌早播,定量下籽,以穗定苗,缩垄增行,合理密植。在田间管理上,适时浇水,水肥结合。对旺苗喷矮壮素,以防倒伏。灌浆初期用磷酸二氢钾喷施叶面。麦熟季节及时抢收,龙口夺食。在生产实践中,人们逐渐形成精耕细作培植地力的经验。首先是因地制宜。优质土地换茬,头年种小麦,二年种糜子,第三年种高粱或豆类,如此周而复始,以舒地力。劣质土地则要轮歇,种一年不种一年,以养地力。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四义堂村开始实行套种,小麦套种玉米或豆子,玉米套种豆子。随后大面积推广,产量大幅度提高。套种田一般要秸秆高低搭配,夏秋作物搭配,考虑通风透气,充分利用光热,比单种亩产增收30%左右。到八十年代,村里套种的样式发展为“粮粮套种”、“粮油套种”、“粮糖套种”、“粮草套种”等多种形式。其次是合理密植。建国以后长期种糜子为主,人们总结出“稀糜出大穗”的经验。土、肥、水、种、密、保、工、管“农业八字宪法”贯彻以后,密植技术开始推广。小麦种植讲究行距3寸,籽不相挨,苗不相靠,稀中有密,密中有稀。年以后,推广了地膜覆盖技术。覆盖作物包括粮糖油瓜果蔬菜等十多种。甜菜覆盖后平均亩产0公斤,比覆盖前增产近一倍。后在农技人员的总结下,四义堂村形成了“甜菜丰产高糖栽培技术规程”,包括选地、整地、适时播种、宽窄行条播、合理施肥、防虫保苗、疏苗、定苗、灌溉、催热增糖等几十个环节。年以后,实行立体种植,整体发挥土地增产效益。叫做“黄豆垫底、小麦缠腰、玉米封顶、大豆镶边”。创造了一亩田产一吨粮的奇迹,经济作物创造了“千元田”“两千元田”的记录。年以后,大棚种植兴起,在改善种植条件基础上,设施农业快速发展起来,瓜果蔬菜种植由过去的一年一种,发展为一年数种,产量和效益翻了几番,效益好的农田每亩收益超十万元。在种植不断向现代化农业突飞猛进的大背景下,四义堂却是个例外,由于过去大片荒地的极速开发,四义堂村民人均耕地占有量激增,进入新世纪以后,户均可耕地达到50亩以上。近年来,玉米成为四义堂村村民的大宗产业。玉米种植一般每亩地种植2株左右,亩产量一般在0斤左右。种植玉米经济效益高,田间管理省事,除了出售以外,一部分用于畜牧业的饲料,秸秆也是很好的牛羊饲草,适合冬储,是近些年四义堂村民的最佳选择。收入稳定增长,村民又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家家户户不慌不忙每年收入都在十几万元以上。在这种情形之下,上级提出的亩均效益见英雄的号召,在四义堂村并没有引起大的反响。针对群众这种小富即安的想法,齐跃飞只得先动员部分党员率先垂范,想的是先做出样子来,让村民看到实惠,然后再全面铺开,规模发展。年春播结束后,四义堂的地面上增加了一种新的品种——亩红遍天辣椒出苗顺利,齐刷刷地展现在村民眼前。齐跃飞盘算着,农民在大田种玉米,一亩地一年纯收入也就是块钱,而种辣椒一亩地收入0元,除了元开支,每亩纯收入能达到元。加上义堂红辣酱生产的利润,新的种植模式,亩均收入至少要在原有基础上翻一番。可是,齐跃飞怎么也没想到,正当辣椒丰收在望即将收获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在四义堂。八月间,一场特大山洪暴发,从无不浪口奔涌而出的山洪狼奔豕突般冲入四义堂郁郁葱葱的农田,地势低洼的万亩滩顿成汪洋泽国,亩包含村民热望的红辣椒泡汤了。种植户望洋兴叹,欲哭无泪。洪水淹没农田,本是四义堂地区的常态,谚语说:山后一声雷,又有水来又有肥。又说:山后一声雷,又是洪灾又是泥。四义堂的种植业多年来就是伴随着洪水与泥石流的灾害在进行,人们面对无情的大自然,屡施对策,趋吉避凶,特别是通过大修水利,改善环境,因势利导,山洪对农田造成的威胁渐渐被消解。但这一次特大山洪,百年不遇,出乎意料,叫人措手不及,损失在所难免。齐跃飞叹道:关键时候掉链子,不迟不早偏偏在这个时候灾难降临!真是老天爷作弄人没深浅!面对村民的退缩与种植户的抱怨,齐跃飞首先想到的是,将种植户的损失减少到最小限度。磨难之下方显本色,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村委会的担当!他和村委会成员商议,决定将亩辣椒地的损失,折合成人民币,由村委干部分担,每人拿出补偿款0元,而他自己则带头率先拿出补偿款。年新冠肺炎疫情刚过,四义堂村再次掀起春播的热潮。在村长齐跃飞的带领下,四义堂从零开始开辟“红辣椒种植园区”,园区面积较上年扩大一倍,整整播种一千亩。夏季到来,整排大片的辣椒青苗长势旺盛。齐跃飞说:“这只是个开头,在市委提出的天赋河套品牌建设中,四义堂绝不落后,亩均效益见英雄,四义堂说干就干,有决心再争第一!”在此后的进一步采访中,四义堂的村民自豪地告诉我,村两委工作的突出成就得到上级党政的认可,在年举办的全旗“强党建,促发展,振兴乡村”大比赛中,四义堂荣获综合评比全旗第一的骄人成绩,齐村长代表村委出席表彰大会并光荣领奖。可是,就在那次会议之后,齐跃飞在下楼梯的时候,脚下一滑重重摔倒在地,并从二十几级楼梯上滚落下去。知情的人都说,齐村长是累的,他为四义堂的发展奔忙不歇,累垮了自己的身体。五齐跃飞以极大热情和资源投入四义堂村建设事业,除了一个党员干部的责任心外,还有一个深层次的个人情感因素。齐跃飞祖籍山西定襄,祖父齐润虎于清朝末年随移民大潮进入后套。祖父齐润虎、齐龙虎兄弟二人在阴山脚下商贸集散地乌镇落脚后,即在镇上开设买卖字号,很快发达起来。齐跃飞的父亲齐锁锁出生过满月时,齐家宴请了全乌镇的居民,其家境的隆盛可想而知。齐跃飞的父辈赶上新社会,齐锁锁在四义堂务农一生。齐梁杰(大爹)是医生,在部队参加过白求恩医疗队,转业回乡后一生从事救死扶伤。二爹、三爹也是一生务农,都是四义堂的老人。齐跃飞热爱家乡,珍视从祖父辈那里继承下来的勤劳品性,又正赶上党和人民需要自己大显身手之时,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为期两年时间的四义堂村史采访撰写,在年的6月终于完成。展览大纲拟好后,我拿去让村两委审核,齐跃飞为慎重起见,专门请了镇里管宣传的干部一同审定大样。看了大样上的图文,齐跃飞显得有些激动,他说展览设计不错,很震撼,期待早日完成布展,让村民早日看到展览。展览大样审阅之后,齐跃飞忽又眉飞色舞告诉我,说村子不远还有一处古建筑遗址,可能与四义堂的最早来历相关,并即刻带我到了遗址现场。在附近村民导引下,我们找到遗址的废墟,并采集了建筑物的遗留碎片。当这些碎片交给考古专家鉴定,推断是明清之际的建筑时,齐跃飞很是兴奋,对我说:你考证的对,四义堂的历史不是百年,而是更为悠久,可能是一百五十年或二百年。齐跃飞以如此浓厚兴味投入对四义堂历史的考证,与他对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视直接联系。他曾多次跟我说起村文化传承的事,说已考虑很久,想找到合适恰当的概念为四义堂文化传承定位。他这个想法与我编撰四义堂村史的主旨不谋而合。经过对四义堂历史的系统整理,最终用“在危亡中生存,在磨难中守望,在奋斗中前进,在竞争中突出”四句话,概括其历史发展脉络,而在此发展脉络中形成的文化精神则是:生生不息,勇创一流。找到这些概念以后,齐跃飞表示同意,他说:四义堂的文化是全体村民创造的,无论写村史还是办展览,都不要突出我个人,要多写群众,让村民出头露面。是的,历史是人民所创,但如齐跃飞这样辛劳工作在最基层的干部,又何尝不是人民群众之一员!齐跃飞是致富能人,在他带领村民建设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的征途上,处处显示了他敢为人先善为人先的智慧,但与他的聪明才智相比,我宁愿更多写出他的辛苦与勤奋。作者往期作品◇张志国‖调查手记:四义堂纪事(一)‖星火文艺公社第44期 ◇张志国‖调查手记:四义堂纪事(二)‖星火文艺公社第45期 ◇张志国‖调查手记:四义堂纪事(三)‖星火文艺公社第46期 ◇张志国‖调查手记:四义堂纪事(四)‖星火文艺公社第47期 ◇张志国‖调查手记:四义堂纪事(五)‖星火文艺公社第48期 ◇张志国‖调查手记:四义堂纪事(六)‖星火文艺公社第49期 ◇张志国‖调查手记:四义堂纪事(七)‖星火文艺公社第50期 ◇张志国‖调查手记:四义堂纪事(八)‖星火文艺公社第51期 ◇张志国‖调查手记:四义堂纪事(九)‖星火文艺公社第52期 ◇张志国‖调查手记:四义堂纪事(十)‖星火文艺公社第53期 ◇张志国‖调查手记:四义堂纪事(十一)‖星火文艺公社第54期 ◇张志国‖调查手记:四义堂纪事(十二)‖星火文艺公社第55期 ∷图片来自网络 张志国:河套文化学者、作家。从事河套文化研究二十余年,著有《河套人及其特色化教育》《河套文化研究》《阴山归来不见山》等30多部作品,有12部作品分别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内蒙古教育出版社、远方出版社、海南出版社出版。系《千高原》签约作家。(作者在四义堂现场采访) 往期精彩回顾苏伟‖读马恩全集札记选‖星火文艺公社第39期诗文精选‖星火文艺公社第40期苏伟‖毛泽东灵悟马克思启示,独创中国道路‖星火文艺公社第40期诗文精选‖星火文艺公社第42期‖张志国‖按照毛泽东历史观透析历史‖星火文艺公社第41期苏伟‖对《狂人日记》的还原解读(上):扎实的准备,奇妙的构思‖星火文艺公社第41期苏伟‖对《狂人日记》的还原解读(中):谁是狂人‖星火文艺公社第42期苏伟‖对《狂人日记》的还原解读(下):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星火文艺公社第43期主办:毛泽东研究院文艺研究院协办:北京千高原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北假》编辑部顾问:邱锋刘云华总编辑:苏伟龙云编辑:张志国郝云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