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忍不住稍息一日,抖落疲惫、振作精神继续上路。嘿,电脑不干了——死机死机死机,没完没了,时间一分一秒、一时两时、半天半天,不!整天整天的过了三天,网络没有商量彻底被剪断了——断网了!一股烦躁焦虑蹭蹭蹭冒上来,火是上来了,可,还得慢慢地让其退下去,这时候急不得,里面藏得玄机有时候令人奔溃,稍有怠慢,全屏下架。 自己琢磨着鼓捣来鼓捣去,愣是没辙。才猛然想起救急。服务平台亲切的告知已上报,让耐心等待。心急火燎的等来了门铃声,维修工娴熟地握着鼠标神秘地轻轻一点,竟然联网了!解释原因,总机房出了故障,现已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令人发笑笨拙得我却不知所措。 一吐为快,下面赶紧步入正题! 12月1日,长治红会朗读者活动举办了第五组会员原永惠老师的作品朗读专场,活动现场座无虚席,取得意料之中的圆满成功。可谓心悦着呢,哈哈哈...... 本次邀请到多家网络平台资深主播席国荣、黎都诗社社长孟丽娜、长治市职工朗诵协会理事卓芸三位点评嘉宾对每位参赛的朗读者给以很高的评价与认可。参加本次活动的朗读者除了长治学院的几位同学,其余的都是远道而来的黎城朋友们,他们都是对作品的仰慕而来。 把爱化作思念,是对流逝的童年的华丽祭奠,也是对割舍不断亲情的那乡愁般的深切怀念。慢慢地会了解到,所谓亲人一场,只不过是你跟他的缘分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他用背影告诉你,不用追......就这么静静地守着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努力的样子去珍惜眼前,足以! 专场嘉宾原永惠·创作经验谈我的写作,开始于年年底,当时双亲相继离世,心里特别悲痛,好长时间都无法走出。有一天,我无意翻开了相册,想排遣对双亲的想念,当看到相册中的父母,那已成永恒的瞬间时,我顿时泪眼婆娑。回顾往昔,温暖的故事历历在目,恍如昨日。此刻,我才懂得,即使到了地老天荒,这份爰也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减少,它会化作漫天思雨,让我的记忆犹新。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意味着你和他们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她)的背影渐行渐远,在时光的长河中,思念旧日时光里的爱与成长。思念,就像一根无形的彩线,串起了我生命中最美丽、最动人的记忆。于是,我拿起笔,将父母与我在生活中的那些波澜不惊的细屑琐事,如珍珠般将它们一粒粒地串连在一起,一路捡拾,虽平凡却温馨的幸福时光。在思念的泪光中,日子变长了,心也得到了慰藉,这份思念,在我的一些文章中都有表现,如《那一束沙枣花》《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守一座城,念一个人》等,都深刻地表达了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和对父母言传身教之恩的感激。 “思念”如马,自别离,未停蹄;“思念”若柳,飘满城,尽飞絮。就让我继续拿起笔,带一株思念的鸢尾,几许红豆,深情款款地用“爰”,越过时光的罅隙,思念那人、那年、那事、那份情吧! ·周赛墙贴·一等奖获得者:申永平(右)跟作者原永惠老师(左)合影 二等奖获得者:赵辉(左二)、秦京京(右二)跟颁奖嘉宾史红魁(左一)、席国荣(右一)两位老师合影 三等奖获得者:曹茜溪(左二)、米全英(左三)、晋琳(右三)跟颁奖嘉宾孟丽娜(左一)、卓芸(右二)、卢海丽(右一)三位老师合影 优秀奖获得者:骈亚民(左一)、杨雅钦(左二)、张凯丽(右二)、王艳霞(右一)跟颁奖嘉宾王俊杰老师合影 评委团队多家网络平台资深主播席国荣老师(右上) 黎都诗社社长孟丽娜(左) 长治市职工朗诵协会理事卓芸老师(右下) ·顔值+气质·本期主持人:云公子 朗读者风采1 朗读题目:《露天电影》 作者:原永惠 朗读者:曹茜溪 人真是年龄越大越是怀旧,像我,就时常会想起小时候看露天电影时的情景。 我的童年是在新疆南部一个县城渡过的。当时我家住在母亲单位,大院里住有30多户人家,是一个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多民族混合院。院里光孩子就有20多位,很是热闹。大院离街上米左右,单位大门的左面是冰棍厂,厂房有两层楼房那么高,大门右边是供销社,大门对面就是县城唯一的露天电影院,占地大约七八亩,可容纳六七百人看电影。每到夜幕降临时,电影院门口就热闹起来,卖票小窗口买电影票的人排着长队,一街两行每一个卖东西的小贩都点着一盏马灯,玻璃罩下透出闪着几十只小眼睛的昏黄灯光,忽明忽暗,映着人影、物影,煞是壮观。卖的东西也多种多样,有瓜子、西瓜、哈蜜瓜、甜瓜、葡萄、烤羊肉串等,食品琳琅满目,伴着小贩富有磁性的吆喝声,惹得孩子们瞪大了眼睛咬着手指寻找自已喜爱的零食,找到之后,脚就像吸铁石似的钉在那里,只等父母给买了才肯走。 新疆的冬天特别冷,一般气温都在零下27度左右,天气干冷,呜呜的西北风刮得脸生痛,即使天气这么寒冷,也磨灭不了人们看露天电影的热情。这时各家的父母就严令禁止孩子们再上房顶看电影,以防冻着。厂房不能再上了,就只能等周末的晚上父母带着去看电影。为了看场电影,我必须裹着棉大衣,戴着棉帽子、棉手套,穿着毡靴子,在大冷天里一坐就是两个多小时,看电影时也不觉得冷,等电影散场时双脚己冻僵无法下地走路,这时父亲总会蹲下身为我搓热脚后才走出影院。回家的路上,我一边走一边和父母热烈的讨论剧情,只等着第二天到了学校,成为和小伙伴之间的谈资。 如今再去看电影,影院豪华,灯火通明,放映设备先进,也不怕风吹日晒,但却没有了曾经看露天电影的感觉,因为少了那份感动,也就失去了那种别样的心情。每当回想起父亲宽阔、温暖的背部及和小伙伴一起上房看电影的情景,恍如昨日,那银幕两侧影影绰绰、洋溢在人群中喜悦的氛围,心中既温暖又感动。 露天电影是尘封在那个年代最好的回忆,是对流逝的纯真年华的祭奠,是一种如乡愁般的怀念,愈久愈烈。 2 朗读题目:《回忆母亲打月饼》 作者:原永惠 朗读者:米全英 中午下班往家走,刚进巷口,便闻到一股月饼的香味,闻着这特殊的香味,思绪也回到了儿时与母亲一起打月饼的美好时光。 每年中秋节前夕,家乡就有打月饼的习俗。临近中秋节,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准备一些黑白芝麻、瓜子仁、花生仁、葡萄干、青红丝、红糖等干品做月饼的馅,再拿上自家的面粉、麻油,去专门加工月饼的小作坊打月饼。 到了中秋节的晚上,月上中天时,父亲便将家里的小方桌搬到院子中间,母亲会拣一摞月饼用白瓷盘子盛好,放在桌子中央,周围摆上一些苹果、梨、葡萄和脆枣,父母亲先上香拜了月婆婆后,全家人才会搬上小凳子围坐在一起,边吃月饼、水果,边聊天。听的最多的便是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当时就问奶奶:嫦娥为什么不要她的孩子,不要家,一个人飞到天上生活,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她难道不寂寞吗?这时奶奶就会说:”她想长生不老,可天下哪有长生不老的药啊”!当时也就似懂非懂地点头应着。就这样,每年的八月十五,吃月饼、听故事、赏月便成了烙在心底的童年味道。 结婚之后,离家在外,中秋节将至,各大商场便早早摆满了包装精美的各色月饼,商场的“洋月饼”虽然精美,但却缺少了儿时熟悉的味道。母亲依然每年都会打月饼。因为生活富裕了,母亲准备的馅料也更丰富了。除了以前常用的配料外,还会加一些核桃仁、南瓜子仁、松籽仁、蜜枣、果酱和蜂蜜,馅料配得是越来越高级,一点都不比那些“洋月饼”馅差。打好月饼后,母亲便逐个给我们姊妹们打电话,让我们回来拿月饼。虽然,母亲打的月饼没有商场买来的月饼精致漂亮,但这种特有的”妈妈味道”,却是这世上任何美味都无法替代的。它也成了我心中永远无法褪去的,如乡愁般的记忆。 母亲是去年冬天离开我们的。闻着空气中弥漫着的月饼独特香味,想着今生再也吃不到母亲打的月饼了,我的眼泪便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3 朗读题目:《守一座城念一个人》 作者:原永惠 朗读者:张凯丽 第一次听父亲说到黎城,是六岁那年上小学时须填表,表栏有一项是填籍贯,当时我很好奇地问父亲,籍贯是什么,父亲说:就是生养他的家乡,也是我们的老家一一黎城。 老家黎城对我来说就像天边的一片云彩,遥远,陌生。我从小生长在新疆南部的一个素有“小江南”之称的县城,在我心里早已经把这里当成自已的老家了。如今听到父亲说我的老家是黎城,顿时有种莫名的东西涌上心间。从此,黎城这个地方,在我的潜意识里,遥远又陌生,亲切又美丽。后来,我曾问过父亲:黎城好吗?有没有新疆好?父亲沉吟片刻后说:“黎城很好,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你的爷爷、奶奶、大伯都在那里生活,景色优美……”这时,只听在旁边缝衣服的姥姥抄着河南方言说道:“好什么呀!一到了山西,就被大山包围住了,山连着山,种的地都在山上,庄稼旱的连水都浇不上,地里种的都是包谷(玉米)、谷子,小麦产量不高,很少能吃上白面,哪有咱河南和新疆好……”听姥姥这么说,本不爱说话的父亲就更加沉默了。从此,老家黎城在我心里就留下了“山多、生活贫苦”的不好印象,当有人问我老家是哪里的,我总是底气不足地说是新疆或是河南,从内心里否定了黎城。 如今的黎城早已是旧貌换新颜,宽阔的街道直通南北,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新建的住宅区整齐划一,环境优美如花园般美丽,旅游强县的宏伟蓝图,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链,绘出了八百里红山锦绣画卷。古韵古香的黎候古城,打造出传世大院的风情万种,引来了八方游客的驻足惊叹,炎帝故里一脉相承,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激励着黎城儿女继往开来,奋勇前进。黎城,这块熠熠生辉的古老士地,因为父亲的缘故,让我亲眼见证了她这些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一改初衷地渐渐喜欢上了这座城。每次走在大街上,恍惚感觉父亲正在街上买菜,回去做我爱吃的拉面呐,愣过神后,随即泪流满面。父亲是真的离我而去了,我却要永远留下来,静心地守候着这座城,等待那花开四季和明艳一世的芳华。 张爱玲说:“因为一个人,爱恨一座城”,而我却是“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我甘愿在流年的时光中守着一座城,怀念父亲,永远,永远…… 4 朗读题目:《爱那一缕书香》 作者:原永惠 朗读者:骈亚民 安静的坐在书桌前,轻轻的翻开书扉,一束暖暖的灯光,映在泛着淡淡书香的书桌上。 书的影子究竟什么时候飘进我的世界里的,我也不太清楚。依稀记得那时,夕阳的余晖还未退去,父亲教我读诗,那诗的调子,直到现在都还记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时间流淌在生命的河流中,书的影子也在我斑驳的记忆中继续游移,闭上眼睛,总会有那么几篇色彩斑斓的书角从记忆的角落中浮起,幼年时童话故事书中那些栩栩如生的形象成了我最好的伙伴,白雪公主、美人鱼、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都成了我的好朋友。那时的我只想当个故大王,把书上看来的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一缕书香,就这样在我的生命里飘散开来。 时光如白驹过隙,我的思想逐渐成熟,开始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透过故事情节,展现思想的精魂。我为《西游记》中那师徒四人历经磨难化险为夷而欢呼雀跃;为《爰的教育》中那纯真的同学之爱、温馨的亲子之爱、浓浓的师生之情而感动不已;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以惊人的毅力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折服;为《中华上下五千年》中中国历史的坎坷命运惋惜长叹……一缕书香,就如此在我的生命里延续、扩散,成为挚爱。 在绵绵细雨的夜晚,沏一杯香茗,手执书卷,轻轻吟诵戴望舒的《雨巷》,屋中充满了温謦与浪漫,高声朗诵岳飞的《满江红》,不由地壮怀激烈,感动的泪流满面……我希望可以与晏殊一起共同感受“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思乡之情;我祈望可以与屈原一起"上下而求索";我企望可以与李煜一起"问君能有几多愁";我奢望可以与巴金一起变成飞蛾,勇敢扑火……书是流动的血液,书是灵动的生命,书是无尽的源泉。 一切都归于平静时,我依然坐在灯旁,凝视那翻动过的书页,一缕书香,就这么在我的魂梦之中飘舞荡漾,而且愈发浓烈。我爰书,爰那一缕书香! 5 朗读题目:《美满的婚姻需要宽容》 作者:原永惠 朗读者:赵辉 “你走了就再也别回来!”他怒吼一声,防盗门呯的一声便被关上了。 下楼时,她故意放慢了脚步,想着他如果在意自己,就会像恋爱时那样追出来,但他却没有。她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不知道要去哪里,虽是炎炎夏日,她的心却在慢慢变凉,她觉得她的幸福已经被两人之间不断的生气吵架一点点蚕食掉了,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快乐时光。 她是南方人,大学毕业后独自来到这个城市工作。经人介绍与他认识,见过几次面后,觉得人都不错,便确定了恋爱关系。一年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才发现一切并不如恋爱时那么完美、快乐。恋爱时,一切家务他都抢着干,说他是北方汉子,身体强壮,怎么能让一个柔弱的女孩干家务活呢?不能让她的十指沾上阳春水,总是依着她南方人的口味做饭或点菜,一切都迎合她的习惯,让她感到了满满的幸福。结婚之后,原先温柔、勤快的他,像变了个人似的。家务活要轮流干,做饭也是轮到谁做都是依个人口味来做,完全不顾及对方,吃完饭后为谁洗碗也会争吵半天。总之,每天都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不休,夫妻间的积怨也越来越深,生活变得一团糟。每次争吵,谁都不想吃亏,于是便针尖对麦芒,最终两败俱伤。结婚才半年,夫妻间便矛盾不止,战火不断,他们都觉得自己正慢慢失去了原先快乐的生活。 他愤怒地关上门后,阴沉着脸坐在沙发上,双手抱着头,内心一片茫然,一片昏喑。坐了许久之后,他突然想起不知在哪看到的一段话:再美满的婚姻也会有瑕疵,再恩爱的夫妻也会出现矛盾,婚姻若想长久,就要学会包容,学会理解。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和毛病,如果我们放大优点,缩小缺点,婚姻生活就会和睦,幸福美满。反之,家庭中就会战火不断,甚至造成婚姻解体的悲剧!想到这里,他突然觉得她身上还是有许多优点的,想到了他们之间曾经的美好时光,他笑了:自己一个大男人,为啥就不能包容理解这个身上有许多优点的小女人呢?想到她在这个城市只有自己一个亲人,连个去的地方都没,天又这么热……想到这些,他的内心就更加自责了。他要找到她,向她道歉,让她的心情变好,和她和好。于是,他便急怱怱地下了楼。 烈日下她独自孤单地走在街上,不知道该去哪里。这时商店的音箱正播放着歌曲:谁让瞬间像永远,谁让未来像从前,视而不见别的美,生命的画面停在你的脸,不曾迷得那么醉,不曾寻得那么累,如果这爱是误会,今生别的事我不想再了解,年华似水匆匆一瞥,多少岁月轻描淡写,想你的心百转千回,莫忘那天你我之间……听到这里,她已是满脸泪水,过往的幸福一幕幕闪现,她想到了他身上的许多优点及曾经对她的好,后悔不该赌气跑出来,让他着急。 女人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善待丈夫,假如女人只看到男人的缺点,就很容易陷入矛盾、冷战的局面。只有常换位思考,多关心男人,用宽容、理解、爱心去影响他,夫妻关系才会更和谐、更幸福。想到这里,她急忙转身往回走,当她转身的时候,忽然看见他正远远地朝她奔来…… 6 朗读题目:《每到重阳倍思亲》 作者:原永惠 朗读者:王艳霞 中秋过后不久,便是重阳节。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它如同一首迟暮的生命挽歌,无论怎样都抹不去尘封在我心底对母亲的那段记忆。 母亲一生正直、善良,勤俭持家,工作兢兢业业,为家、为儿女耗费了全部的心血。母亲用她的美德激励着儿女好好做人,让他们受益终生。 母亲嫁给父亲时,父亲家穷,姊妹又多,母亲却并没有嫌弃。每个月的月末,母亲总是会买一些好吃的东西,和父亲一起带着我和妹妹坐三个多小时的车,回老家看爷爷奶奶。到过年办年货时,母亲会准备二份,提前几天给奶奶送回去。母亲总对我们姐妹说:“咱家有的,爷爷奶奶家也要有……”母亲就是这样用实际行动,教育我们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我和妹妹成家后,母亲又教育我们要善待公婆,善待夫家的兄妹,将他们当自家亲人一样对待。 记忆中,母亲总是很忙。母亲的口头禅就是“人没有累死的,偷懒是会闲出病的。”母亲在棉麻公司当会计,平常就忙,而到了收购棉花的季节,就更忙了。每年收棉花时节,乡下的棉农起早大老远赶着车,将自家的棉花送到公司收购。他们先将棉花过秤,然后拿着写有斤秤的便条,去母亲所在的窗口开正式单据,再到出纳那里拿钱。听母亲说开票最多的一次,一天开了近四千张发票,手都肿了。晚上等我们都睡了,母亲又将白天的帐总了,直到没有差错,才放心睡觉。因长期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母亲的身体一直不好,有高血压、高血脂、胃病等多种疾病,却从来没有耽误过工作,每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退休没几年,母亲总觉得吃了饭后胃部不舒服,去医院检查,确诊为胃癌晚期,因母亲身体太虚弱,医院采取保守治疗。全家人都很担心,母亲却笑着说:“有生就有死,谁也躲不过,只是迟与早而已。”最后的日子里,母亲已不能吃饭,靠输液维持生命。我们担心她会疼痛,要给她注射杜冷丁缓解一下,被母亲拒绝了,直到母亲去世,我们都没有听她喊一声疼。母亲是在重阳节那天去世的,脸上的表情特别安祥,和平常睡着了似的。母亲离开我已五年,每当工作感到累不想干时,耳边就会想起母亲的话:“人没有累死的,偷懒是会闲出病的”,便又投身到工作中去,继续将剩下的的工作做完,做好。 今天,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作此文怀念我的母亲,愿母亲美好的品德伴佑我一生,也祝全天下的老年人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7 朗读题目:《那一束沙枣花》 作者:原永惠 朗读者:申永平 常听父亲哼唱一首好听的兵团屯垦戍边歌曲《送你一束沙枣花》,伴随优美的旋律,能看到父亲温柔的眼眶湿湿的、深情满满的。 “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上世纪六十年代,伴随着汽笛的轰鸣,10万知识青年,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投身到保卫边疆、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队伍中,就如同歌词中写的“坐上大卡车带着大红花,远方的青年人,塔里木来安家”一样。此时的新疆正值六月份沙枣花盛开的季节,空气中弥漫着沙枣花清甜的气息与街头热情欢迎的队伍融为一体。父亲下车后,有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孩将一束沙枣花送在父亲面前说:“这是我们新疆的沙枣花,送给你,希望你能像这沙枣花一样坚强,热爱新疆、建设新疆、扎根新疆”,父亲慌忙接过花嗫嚅地说:“明年我也送你一束沙枣花”。就这样父亲和母亲在最好的年华因一束沙枣花相识,开始了她们共同建设新疆的宏伟志向。至此,每年六月沙枣花盛开的时节,父亲都会送母亲一束沙枣花。她们就像那沙枣花一样,虽然生长在大漠戈壁,但却耐干旱、耐风沙、生命力极旺盛,虽然经受着红旗卷黄沙的艰苦,但革命青年远大的志向,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得到了最幸福的诠释。 记得小时候,每年六月时节,父母总会带着我们兄妹去野外折几枝沙枣花,回来后插在玻璃瓶中,那甜美的清香刹那间便会飘进房间的每一个角落,经久不衰。父亲时常跟我说,沙枣树虽然生长在戈壁滩,它的花无法与那些名花比肩,但它们抗盐碱、耐风沙、风香十里,是一种坚强的树,我和你妈非常喜欢它。我们把青春、爱情、悲欢、荣辱都留在了新疆这片热土上,这一束束盛开的沙枣花就是我们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宣泄。这时父亲就会深情地哼唱这首送你一束沙枣花,母亲和我也唱和着,其乐融融。 母亲去世后,父亲沉默寡言,日甚一日,但是到了六月沙枣花盛开的时节,父亲依然会唱起那首旧日的“情歌”,在优美的旋律中会看到父亲那湿湿的、深情满满的凝望。大约在父亲的心里,沙枣花的清香,是一种无需任何妆点就美的让人的心在爱的琼浆玉液中日渐柔软而坚强、平和而高贵的香气。就如同父母的感情,像那盛开的沙枣花,普通中一年年的开,一年年的逝,年年蓬勃充满生机,又如生命内在力量的涌动,平淡中饱含真情,此去经年,香气依旧。 8朗读题目:《雪》 作者:原永惠 朗读者:晋琳 你是在 信守与冬天的诺言吗 在这寒冷的季节 一路飘洒 千树梨花开 纯?如天使的羽翼 在寒冰中跳跃 如?弦弹出的飞絮 释放着你的纯洁 素雪覆千? 你这雪的精灵 却将我的思念 抛洒在 冰冷的、坚硬的 灿烂的雪花? 冰封了爱的期限 留下了永远的痛 和思念的伤 冬又一冬 任青丝变? 红颜变? 诺?变空 但是 只要雪花依然会 晶莹璀璨圣洁地飘落 我就会在期待的绝望中 紧紧搂抱这圣洁的灵魂 等待一场世纪之约 在思念的泪光中 在温和的阳光? 等待 伴随时光逆转的思绪 在三生石畔 固守百年情愫 风花雪夜寻旧梦 只愿 千年以后 雪花悠然地飘落 你还在那里等我 在流年的时光? 期待 那花开一世的芳华 9 朗读题目:《难忘那年国庆节》 作者:原永惠 朗读者:杨雅钦 马上又到国庆节了,大街两边张灯结彩,红旗飘扬,广场中间花团锦簇,人们的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处处洋溢着节日喜庆的气氛。望着这美丽的场景,让我想起了年那个难忘的国庆节。 因为母亲出差不在家,于是,国庆节的前一天,父亲去姥姥家接我到他工作的知青点过节。刚开始我嫌路远,同时也没什么好玩的,不愿去。但听父亲说知青点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要表演节目,一听说有表演,便很高兴的同父亲来到了知青点。 父亲当年在知青点带队当指导员,点里有男女知青20人,父亲每天除了白天教他们劳动知识,晚上还要组织大家学《毛选》或《毛主席语录》等,开展思想政治学习。这些年轻人都是十七、八岁的年纪,早早就离开父母离开家,与父亲相处久了,就把他当成了家长,关系特别融洽。 第二天早上,正在熟睡的我被父亲推醒,叫我洗脸吃早饭。走出房门,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原先破旧的知青点早被大哥哥大姐姐们装扮一新,院子里插着红旗,临时搭了一个小舞台,挂着紫红色的幕布,舞台两边分别放了一张长桌,两把椅子,舞台底下整齐地放了20把小椅子。看到这里,我急着问父亲,现在就表演节目吗?父亲笑着说道,吃完中午饭,大家下午准备一下节目,晚上正式表演。 跟着父亲来到食堂,看到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那是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知青点也没什么好吃的。但这些哥哥姐姐们却很有能耐,他们各显神通,有的打到了山鸡、野兔,有的钓到了鱼,有的去农民家里买了一些苹果、梨和枣,父亲也把在城里买的糖、瓜子和一些蔬菜拿来,大家便开始做午饭。忙活了一上午,望着一桌子诱人的饭菜,大家都咽了咽口水,这时父亲说道:“今天,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里,让我们牢记毛泽东思想,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然后,大家用各自的白瓷缸子,以水代酒,共同庆祝祖国母亲的生日。吃完午饭,收拾停当,知青们便开始为晚上的节目做准备。父亲喊了我几次,要我去睡午觉,我都顾不上,跟着哥哥姐姐们跑来跑去,盼望着快快开演。好不容易等到天将黑时,晚会才开始。 这么多年过去,国庆节也过了很多次。每年中央电视台都会有大型的国庆晚会,看节目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了。可唯独那年国庆节看的节目,却令我终生难忘。因为再平淡的生活,再贫困的年代,如果一个人心中充满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对生活永远的向往,那么每天都是节日。 10 朗读题目:《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作者:原永惠 朗读者:秦京京 又是一年清明雨,一个人静静凝视母亲的遗像,心如刀绞泪湿衣襟。失去了慈母,我就如同那插在花瓶里的花,虽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年3月,当医生将母亲癌症晚期的病历单递到我的手中时,不惑之年的我心中一片茫然,不知所措。拿着病历单跑到无人的地方放声恸哭,哭老天的无情,哭我的无能。如果能替代,我愿意为母亲承担所有的病痛,用我的生命换取母亲的生命,可我却是那样的无用。哭完之后我擦干眼泪回到病房,笑着对母亲说:“我看了病历单,没什么大病,只是做个小手术,好了就能回家”,就在母亲将信将疑时,医生正好查房,也对母亲说没什么大病,只是做个小手术,好了就可以出院回家了,听医生也这么说,母亲才放心了。 母亲住院期间,每天我都强颜欢笑陪伴左右,古人尚能割肉救母,而现代医学技术如此先进的今天,我却无法挽救母亲的生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魔一天天吞噬着母亲虚弱的身体。我的心在流血,我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让母亲快乐,多活些时日。因为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六个月后,七十岁的母亲怀着对満堂儿孙的眷恋,走进了天国,从此与我阴阳两隔。我也失去了仅有的一点孩子气,好长时间都无法从悲伤中走出来。失去了慈母,我就如同那插在花瓶里的花,虽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好长时间都无法从悲伤中走出来。 有一天,看书累了趴在桌上睡着了,梦见母亲对我好:“儿呀,妈希望你能快乐生活"。醒来后,回味母亲的话,突然明白了母亲托梦,是因为不放心我,所以心不能安定;而我心不能安定,是因为失去了慈母。只有我能快乐的生活,母亲才能心安,就如同母亲还在,我的心里也是安定的一样。 自此,我又重新开始平静的生活,将对母亲的思念深埋在心里,为了让母亲心安定,也让自己心安定。 11 朗读题目:《芍药花开美如画》 作者:原永惠 助兴朗读者:曹小丽 初夏时节,与朋友相约来到了位于黎城县西北约10公里处的烟子村芍药园赏花。 下车后,沿着乡间小路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是摇曳在风中的写有“醉美烟子”字样的大红灯笼和似彩虹的风车,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经过一处小石洼,远远便望见粉色的芍药花如天边的彩霞,又如相恋中少女羞涩的脸颊,娇俏粉嫩,难怪古人有“立如芍药,坐如牡丹”之说。快到芍药园时,一阵馥郁纯甜的气息混合着清晨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深吸几口,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真可谓“未睹芳容,先香夺人”啊!放眼望去,层层梯田上布满了粉红相间的芍药花,黄色的花蕊,粉色的花瓣,在阳光映射下尽显美艳。片片花海相聚在一起,犹如一幅多彩的油画映衬在太行山深处,宛如世外仙宛。 凑近细细观赏,鲜嫩的花瓣如众星捧月般团簇着淡黄的花丝,美得自然,美得淡雅,美得幽静,我不禁为芍药典雅出众的姿态而惊叹,猛然想起芍药花的花语:“情有所钟,美丽动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便是这般情怀吧。看到这一夜间盛放的芍药花,就好像积畜了整整一年的精力,在这短短的几天中,倾其所能,轰轰烈烈地绽放,是要配得上它“五月花神”的称谓,开它一个倾国倾城,灿烂夺目的盛世华年吗? 花间芍药,如同牡丹一样雍容华贵,但却在华丽之中蕴含着素朴、端庄的气蕴。它的花瓣虽相交无缝,却错落有致,色泽艳沉,似将花瓣压垮,别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溶于其中。在百花尽褪之后,唯有你的身影,在风中频频向游人颔首微笑,点头致意。游客们徜徉在芍药花海之中,呼吸香气,享受这花人合一的美丽景象,真是人在花丛中,花美人亦娇。 如此良辰美景,我醉了,醉在这诗情画意里,满身遍携你的气息,一路芬芳着我的呼吸。我迷恋上了这芍药花,如果有缘,在下一个五月,我们再相遇。 注:因有的篇幅太长,故删减部分原文内容,还望作者、看客见谅! 12 活动现场即兴朗读者:卓芸程京伟 花絮回放长治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戴玉刚(右一)创办的朗读者活动越来越红火! 欢迎您加入长治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以文立身,以文立业。 投稿邮箱:czthwh .看白癜风权威的医院沈阳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