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院的执念,或许是童年近乎整个暑假的光阴,或许是一弯枝桠下粗糙搭起的秋千,或许是午后硕大树影下摇扇纳凉的那些人,又或许良多记忆所指,本就是那一树沙枣芳华。 说起记忆二字承载太多,教人不忍轻易打开。 去年夏日,如愿来到杭州,回到了故事最开始的地方。这一个学期每每回想起来总感到庸庸碌碌,然印象尤其深刻之一的,要数桂花香气。想来之前在兰州也是见过桂树的,只是它弱弱地混杂在众多植物之中,没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可能终究是北方比较少见吧,若说常见又喜爱的,我只能想起同样清香可人的槐花。 在专门查阅了沙枣树的资料后,我忽然意识到为何我对桂花的香味一见如故。 “沙枣又名银柳、银柳胡颓子、桂香柳、香柳。” “因开花香味与江南桂花相似,生命力又非常顽强,故有‘飘香沙漠的桂花’之美称。” “生于沙漠地区,耐旱、耐寒,并在沙地、盐渍化土地和村边、田边广泛栽培。分布于华北、西北及辽宁等地。” “沙枣是很好的造林、绿化、薪炭,防风、固沙树种,已成为西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沙枣叶片低矮,生长速度快。晚夏,满树花朵馥芳香,还能为园林提供罕见的银白色景观,也可做观赏树及背景树。” 除去香气,对于沙枣花,记忆中是纯净并且带着仙气的黄色。 “花1-3朵生于叶腋,两性,稀单性;花被筒呈钟状或漏斗状,先端4裂,外面银白色,里面黄色,有香味;花盘先端无毛;雄蕊几无花丝;花柱长于雄蕊,先端环状弯曲。花期5-6月。” 关于叶片的记忆,只道叶片上的光泽是让人见过便难忘的,尤其是在干涸夏日泛着熠熠光泽。 “单叶互生,薄纸质;叶柄长0.5-1cm;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5-8.5cm,宽0.5-2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幼时被具银白色鳞片,后部分脱落,下面银白色,有光泽,密被白色鳞片;侧脉不明显。” 要形容果实的话,最简单粗暴的,就是好吃!刚咬下去可能会因为沙沙的口感觉得发涩,待整颗枣入口便能尝清楚甜味,和花香一样雅致的甜。简而言之就是口感特别并且好吃。 “果实椭圆形,粉红色,密被银白色鳞片;果肉乳白色,粉质;果梗短,粗壮。果期9月。” “成熟果实可入药。可养肝益肾,健脾调经。” 大门紧闭的第二年了,搬离老院也很久了,从前一大家子人在树下嬉笑纳凉的日子也不复。不过所幸世易时移,人与人间的情谊只增不减,欢聚仍在,只是换了地方罢了。所谓老去,也必有新生,这是万物的法则,不必叹息也不必哀伤,故事最难能可贵的,或许不是给后人留下什么教训,而是处在其中的人,疯过,笑过,依然爱着。 不知那棵树如今如何,可惜今年上坟路过时我也没能进去再看上一眼。目光久久停留在尘迹斑斑的木质大门上,我不知道家人对老院是何情感,只是车辆载着一车的欢颜笑语就那样开了过去。未来的路太多未知太多不确定,让人不免发怯。而这个季节,冥冥中我竟然觉得正好能嗅到沙枣花香。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