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每个村子都有烤烧壳子用的“土烤箱”——用土块堆砌起来的烤箱,金塔人叫它“烤炉”或“烧坑”,一张铁板将烤炉内部一分为二,上面用来放烧壳子,下面用来放柴火。 金塔人吃沙枣面烧壳子历史由来已久,“烧壳子”是我们本地人对这种烤好的夹心包子的称呼,是我们这里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一种主食。 下面就是农村用来烤烧壳子的“烧坑”,基本上每家都会有,烧壳子烤好外表就烤干了,能放的久,农村里面一般每家一月左右就会做一次,有烧壳子,锅盔、等等,都是特别的好吃。只要是从这里出去的人是不会忘记那种味道的,看看下面村子里面的场景一定能勾起不少的回忆! 金塔是甘肃棉花基地,盛产棉花,农村有大量的棉花秸秆用来作燃料,通常金塔人都是用自家的棉花秸秆来当燃料。 烧壳子的做法多种多样可以直接烧成干馍,也可以惨杂各种作料或配料。采用当地沙枣树上采摘的沙枣磨成沙枣面放在烧壳子内就成了一道金塔人喜欢的美食沙枣面馍馍。小时候条件差家里再没有其他零食可吃,吃到妈妈做的沙枣面烧壳子感觉吃了天下最美的美食了。这是金塔人经过很多年的风沙岁月成就的美食。 我们只能赞叹金塔的野生大沙枣遇上西北人爱吃面食的天性,勤劳智慧的金塔人民把它做成了如此美味。 它很普通,几乎金塔所有的农村妇女都会做。 它很特别,充满了生活的味道。 它很有情,看它一眼,就能让思乡的游子泪流满面。 岁月无情,金塔的烧壳子有情!如今农村的人越来越少,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去亲自烧了,更多的是到县城馍店里直接购买,味道还是那个味道,只是少了当初那种生活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