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情系准格尔之看龙口 “天下黄河向东流,惟独龙口向西流”。龙口镇位于准格尔旗东南部,与山西省河曲县、偏关县、内蒙古清水河县隔河相望,与陕西省府谷县、准格尔旗薛家湾镇毗邻接壤,素有“鸡鸣三省”之称。 龙口镇因何而得名?据说是因境内建有国家重点项目万家寨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和龙口水利工程而得名。流淌龙口境内72.5公里的黄河母亲河,千百年来奔涌向前、川流不息,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用他那甘甜的乳露哺育着两岸三地的华夏儿女,母亲河给这座地处特定位置的小镇平添了无限灵气与生机。 龙口镇位于准格尔旗东南部,与山西省河曲县、偏关县,陕西省府谷县,呼市清水河县相邻。总面积.5平方公里,辖19个村,1个社区,个农业合作社,人。 旅游资源独具魅力。黄河万家寨、龙口两座水电大坝,再加上堪称黄河“太极图”——包子塔,形成了漂亮、壮观的“黄河峡谷”。峡谷内,两岸峭壁高耸,巨石林立,河水平静如湖,碧绿逶迤,天水一色。乘船其间,大有高峡出平湖,游览如仙境之感。另外在镇区河道中心形成两个形态不同的小岛“太子滩”和“娘娘滩”,两滩郁郁葱葱,加之历史赋予的美丽传说,更为其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给人以无限遐想。 来自家乡本地人对龙口的深情感悟 晋陕蒙的交界处就是我美丽的家乡鄂尔多斯准格尔旗龙口镇!生我养我的地方、生在其中从不会发现它的美!一旦离开家乡就会深深的思念!老牛湾、娘娘滩、万家寨水利枢纽都是龙口拥有的风景旅游区!要说龙口最美的风景莫过于田园风光和热情的龙口人民! 龙口人民以生产农作物为生计、每年春秋是他们的加班工作时间!刚开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规划好了自家种植的粮食品种。春天耕作秋天丰收!丰收的时候是最开心的时候、虽然过程艰辛、但一旦旦的粮食作物放入粮库的时候、农民的微笑告诉你,付出就有回报! 龙口的人民大多是朴素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的生活很简单、没有市区喧嚣的车鸣声也没有市区朝九晚五的生活规律、他们的生活节奏很慢、开门便是成群结队的农作物!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有机农作物和健康安全鲜嫩的家禽肉类食品是龙口人民最引以为豪的! 院子里都是按片规划、新鲜的蔬菜在菜园子里、家禽牲畜在笼子里、院里面还会养宠物!没有车辆的院子里是孩子们的天堂、孩子们可以在院里随心所欲的追逐打闹、玩的累了可以从菜园里摘黄瓜、柿子和果子吃!渴了可以喝从山沟里抽出来的天然泉水! 现代社会人民所向往的世外桃源龙口当之无愧!这里没有快节奏的生活压力、有的只是新鲜的空气,健康的食品和热情的人们!这里没有冷漠的路人、只有熟悉的邻里!龙口、人类生存的佳地!欢迎你到龙口来做客!爱我龙口永不变! 其实,龙口原来还有个有个名字叫———马栅 马栅是鄂尔多斯准格尔地的一个小镇,处晋陕蒙交界地,东跨黄河便是山西河曲,向南进入陕西榆林地区。素闻这一带地区人文文化深厚,自然风景独特,黄河一带穿三省,又多古集镇,且是山西、陕西人走西口的重要通道,所以趁便随朋友三两人,于九月九重阳节的这一天游历一番。 内蒙边地马栅乡,马栅乡是准格尔旗东部的一个小乡镇,东临黄河,南接纳林川,境内沟壑纵横,山岩林立。登高而望,高原上千沟万壑,线条分明,裸露的砒砂岩色彩斑斓,图形生动,整个大地如被鬼砍神雕一般。 马栅乡间植物繁多,春天里百花盛开,满山遍野桃红杏白迎风轻摆,甚是动人。秋天则枣儿红了,海红果红了,沙果子也红了,累累果实结枝头,最是诱人。 正值九月九,天高气爽,大雁南归,河川两岸黄了杨树红了枣树,松树仍然翠绿,五彩斑斓,硬黄匀绿,果然秋来好风景,一路行来惹人醉。 纳林川河滩土地肥沃,农民春天播种,秋来收获。已是深秋,沿路都有农民在地里收割。黄灿灿的玉米棒子堆满了场院,一个个迎着阳光,绽放着最灿烂的笑容;个儿大饱满的山药堆在田地里,覆了一层土,如同堆起一座座小山;各类瓜果占据了农家小院的各个角落,有路过的人看了喜欢,主人随手给拿几颗 。马栅特色农作物繁多,花生呵,大豆,芝麻之类,都是我们以前日常食用却是没有在田地里亲眼得见的,不知道是怎么种长什么样怎么收的,所以稀罕。 一路上便走走停停,不停地往田地里去,看农民怎么收获。有一个正在收割黑豆的农民大哥,看我们捧着呈黄色的黑豆惊奇的表情,耐心地给我们讲解,黑豆有两种,一种是黑色的,就叫黑豆,还有一种是淡黄色的,被习惯地称为白黑豆。他还告诉我们,白黑豆虽然不是黑色的,但是它的营养价值也不压于黑黑豆,而且口感细腻很受人们喜爱。临走了,这位农民大哥还很热情地抱了一捧结满了豆荚的秧苗硬是塞给我们,让拿回家来晒干了抖出豆子,尝个新鲜,这份热情让人不能拒绝。 马栅的山坡上,虽然遍布砒砂岩,色彩艳丽,却被专家称为“地球癌症”,这样的岩层上是寸草不生。但是稍肥沃的土地上,就有各种北方果树郁郁而生。桃树自不必说,也不用人工种植,随便一处山坡上,独独地就冒出一棵两棵来,春天里一树桃花迎风灿烂。每年春暖花开的季节,就有人从别的地方专程赶来马栅赏山桃花。 杏树也是马栅的特产,春天杏花白,夏天杏果熟,因为这里的杏树产量高,当地人便办起了杏仁露加工厂,果汁浓郁,营养丰富,很是畅销,比承德的露露还受人喜欢。只是杏仁产量有限,当地的厂家又实在,不愿意降低杏仁的含量,所以往往是供不应求,勉强能满足内部供应。 马栅最有名的是海红果,当地人称之为海红子。每年的寒冬季节,就有准格尔的朋友会满满地装了一箱送过来,是冰冻着的,红艳艳的,如同少女娇艳的红唇,透着无尽的诱惑。放进清水里稍稍解冻,或者就那样冰冻着送入嘴里,冰凉爽口,又是酸甜酸甜的,真个儿是能穿透人心扉。这个季节,海红子是已经红透了的,我们专门找了一棵枝繁叶茂的果树停了车,到树下观赏。果然是点点红果密密地缀满枝头,在高高的枝桠上临风红透。摘了一颗,只用手掌擦一下表面的微尘,便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却是酸涩无比。同行的人笑着说,海红子是要经霜冻后才能显出酸甜来,这个时候虽然也是红透了的,熟透了的,却是口味青涩的。海红子是想告诉我们,非要经过了冰霜,经历了寒凉,才能迎来甜的滋味。 不远处,有果农在收获果实。他们一边劳作着,一边歌唱着。仔细听,是准格尔的地方小调——“漫瀚调”。歌中这样唱道: 山里头的泉水见底底清山里头的妹妹眼珠珠明海红果果酸来海红果果甜栽果树的亲亲好人缘。 马栅小镇沿山势而建,面向黄河,背倚山坡,果然一处风水之地。黄河对岸,是山西河曲。当年,山西人走西口,便是从河曲古渡出发,渡河而到马栅,或在这里扎根,或往更深处的鄂尔多斯草原而去,因此马栅一直以来便是一条蒙汉往来的重要通道,也是一处晋陕蒙商旅贸易的古集镇。 这里蒙汉族人民相安而居,有着浓郁的蒙古民族风情,又保留了西口汉人的生活习惯;走在街上,既能听到蒙古长调悠扬动人,又能听到“哥哥你走西口”的山西民谣;戏台上,常常是激越的蒙古族歌舞刚罢,依依呀呀的晋剧演唱又起。而这样的民风民情,孕育出了“漫瀚调”这一闻名遐迩的地方小调,据专家考证,漫瀚调是蒙汉民歌结合产生的一种曲调,为黄河几字弯沿河地区居民所喜爱,目前已经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的漫瀚调歌王奇附林以及漫瀚调的众多传承人,更是将这一地方小调不断丰富和演进,唱响在全国各地。 到马栅,自然是要往黄河边上去站站,看长河落日,听涛声依旧。九曲黄河到了这里,一河隔了三省,也连接了三省,两岸风情各异,民风不同。河曲与马栅一衣带水,黄河两岸。最奇的是河的中央相隔不远,突起两座孤岛,一大一小,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当地人称大一些的那个岛屿为“娘娘滩”,另一座为“太子滩”。 相传,汉高祖刘邦驾崩后,吕后专横,将代王刘恒与其母逐出京城。刘恒母子为避迫害,沿上,遇黄河两岛与世分隔,风水又好,于是就分居两岛。吕后篡政失败后,刘恒被拥为文帝,其母被尊为太后,这两座黄河小岛因此得名“娘娘滩”、“太子滩”,代代相传,一直至今。如今岛上居民多李姓,自称汉李文、李广之后。其实,刘恒母子是否旅居这两小岛,已难作考定,虽然岛上也曾挖出“富贵”、“万岁”的瓦当,却别无佐证。但是“娘娘滩”与“太子滩”上气候温润,鸟语花香,桃红柳绿,吸引了不少行人上岛观赏,也不失为一处黄河奇景。 两岛的上游,便是国家重点水利工程龙口水利枢纽工程,一道大闸横跨东西,将黄河天堑变通途,既对更上游的万家寨水利枢纽调峰发电下泄的不稳定流进行了反调节,又改善了下游河道水流状况和农业生态用水取水条件,为世界所注目,马栅乡因之改名“龙口镇”。马栅这个古老的内蒙古边区小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又迎来了新时期的发展热潮,来年,必是另一番美丽景象展现在黄河岸边。 欢迎大家来龙口做客。 美文素材分享:北京市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