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综述 年12月8日下午,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干部王梦佳和她的20位同事提着装有被褥和换洗衣物的行李在火车站集合,一同前往疏附县站敏乡木苏玛库恰村和木苏玛阿恰皮拉勒村的亲戚家。 得知“女儿”王梦佳在火车上闹了一晚上肚子,“爸爸”阿布提米力·艾维拉冒着寒风走了很远的路,专门为“女儿”找来“民间治闹肚子的偏方”——沙枣。 王梦佳吃着沙枣,笑着笑着,眼眶就湿了。“就像回到家里,这是家人独有的关心。”王梦佳说。 刚刚过去的三周里,天山南北广大干部职工像王梦佳一样“回家”,和亲戚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经历了别样的初体验。 “结亲周”活动期间,全疆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广大干部职工全员参与,他们纷纷以民汉组合、男女组合、老少组合的方式,组成访亲小组入住各族“结对亲戚”家中。 12月26日,医院眼耳鼻喉科护士长杨娇娇和亲戚撒旦木·阿木克去幼儿园接撒旦木的两个小孙女。杨硕摄 从情到情:亲戚住进心里 年12月31日19时许,天色已暗。在阿克苏火车站的月台上,新疆社会主义学院结亲干部高敏又向姐姐阿依木汗·玉素普所在的柯坪县方向望了望,这才和同事走进了车厢。 高敏的行李中,除了来时的拉杆箱,还多了一个包袱,包袱里装着姐姐为她提前准备的嫁妆——两床用自家地里的新棉花亲手做的新被褥。 近12个小时的归程,火车从年开到了年,高敏的心情也有种说不出的复杂,既不忍与亲戚朝夕相处的这么快就过去,又对将与亲戚发生更多美好故事的充满期待。 火车刚一到站,高敏的手机响了,是阿依木汗打来的,“到了吗我的好妹妹?”高敏说,一周前她出发准备前往阿依木汗所在的阿克苏柯坪县盖孜力克镇盖孜力克村时,火车刚启动,阿依木汗的电话就打来了,“当时她问我是不是出发了。” “与其说是我住到亲戚家里,不如说,我们互相住进了彼此的心里。”高敏说。 实际上,在刚过去的三周里,全疆各族干部职工都在经历着高敏所经历的故事,虽不尽相同,但都是每一个结亲干部最宝贵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养分。 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第一批21名干部8日下午赶赴疏附县开展“结亲周”活动;自治区经信委第一批50名党员干部于8日当天下午赴麦盖提县开展活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结亲周”活动第一批小分队8日当晚出发,9日上午入住结亲户家中开展活动;克拉玛依市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实现了当日动员、当日部署、当日入住…… 各族干部职工与各族基层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以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效的方式,吃农家饭、睡农家炕、干农家活,与群众打成一片,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催化升华了结亲双方的情感,激发了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加强了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结亲干部的到来,更让各族基层群众发自内心地欢迎,他们早早烧热了土炕、拿出最好的食物、腾出自家最好的房间盛情招待结亲干部,真正把结亲干部当作了自己的亲人。“结亲周”活动犹如一缕缕春风、一股股暖流温暖着新疆这个别样的冬季。 12月15日,库尔勒民俗文化博物馆干部海日古丽·木拉迪(右一)和同事帮助结对亲戚海力且木·艾海提(左二)剥棉桃。杨坤摄 从心到心:纾难解困见真心 年12月13日,新疆医院病房里,听说妻子患有中晚期宫颈癌,要花10万元住院费用的大卡里一言不发,忙前跑后的张新恒双手微微用力扶着大卡里的双肩说:“不要怕,我们想办法借一借、凑一凑,总会有办法的。” 大卡里是昌吉硫磺沟煤矿退休职工党员,全家住在廉租房里,全靠他每月元的退休工资生活。 张新恒是昌吉回族自治州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局长。去年,张新恒与大卡里结为亲戚,两家人你来我往,感情日益加深。 12月11日,参加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的张新恒准备出发去哥哥家时,得知嫂子因病住院,医院看望。 随后的几天里,为了解决嫂子的住院治疗费用难题,他先后前往民政局按照政策协调临时救助元,医院协调转院事宜,联系昌吉市委组织部,为大卡里争取到困难党员党费补助,前往昌吉市红十字会申请救助项目,向昌吉州总工会说明情况,为嫂子争取到元的资助…… 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成立服务队,帮助村民更换灯具、修理家用器具、电瓶车养护,开展如何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的宣传,受到群众真心欢迎;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动员机关干部主动购买结亲户滞销的核桃、红枣等农副产品,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自治区卫计委发挥卫生系统优势,利用“结亲周”活动,大力开展义务巡诊、防治地方病宣传,普及卫生常识,引导群众过上现代健康生活…… 据不完全统计,自年12月8日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开展以来,各族干部职工走访各族群众多万户次,开展各类宣传宣讲、联谊活动94万多场次,帮助群众办理就医、就学、就业、发展生产等好事实事94万多件。 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是“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延展和升华,通过零距离的接触,为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大办好事实事找准了切入点,起到了“小切口、大成效”的作用。 12月14日,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福寿巷社区的“结亲周·一家人”活动中,社区四位党员干部带着亲戚到干部伊利亚斯的亲戚何清贵家,一起开展联谊活动。宋建华摄 从思想到思想:“四同”中讲政策 年12月17日,在和田地区策勒县策勒乡乌喀迪村麦提尤努斯·托合荪家。结亲干部、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兼昌吉供电公司总经理黄钢和亲戚麦提尤努斯,还有左邻右舍群众围坐在一起,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党中央提出的中国梦,就是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我们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我们各民族一定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听着这些心里话,亲戚们频频点头。 “自治区实施的‘九项惠民政策’,各家各户都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大家要感恩党的好政策,积极创业就业,鼓励孩子学知识、上大学,以后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黄钢的话音一落,热闹的屋子里就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宣讲结束后,亲戚家人及邻居到麦提尤努斯的四儿子麦提克里木·麦提尤努斯家里进行了集体讨论,8位村民立刻坚定写下了入党申请书交给党组织。 自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开展以来,伊犁州开展“我给亲戚送党报”活动。结亲干部将带来的《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群众读本》《新疆日报》《伊犁日报》等维、汉、哈书籍报刊发放给各族群众;自治区住建厅组织别开生面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活动――整治农村环境卫生现场会,向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让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更接地气、更加直观。 皮山县科克铁热克乡阿木特勒克村的郝克木·哈孜对结亲干部说:“回想小时候,村里条件很差,到处尘土飞扬,现在有干净的自来水,亮堂的抗震房,孩子上学免费,每年可以免费体检,我们能想到的,党和政府都为我们想到做到了。” 干部们运用“包谷馕”式的语言和“接地气”的宣讲方式,将党的十九大内容“翻译”成“大白话”,面对面地向基层群众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基层群众的心很好地凝聚到了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进一步夯实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群众基础和基层基础。 作者/孙健 每一次结亲 都是灵魂的交流 我在这个世界上 又多了一个亲人 我们试着走进对方的世界 从陌生,到了解,到亲如一家 投稿邮箱:xjmztjyjq . |